秋郊物物作秋容,目送横天一鹗雄。
更远更疑山隔雾,或飘或聚叶随风。
对时唯恐朱颜改,遣兴除非白酒充。
感事子真成丽倡,恨无佳句敌才翁。
【注释】
①秋郊:秋天的郊外。物物作秋容:一切都被染上了秋天的色彩。物物,万物。作,形成,表现。②目送:眼巴巴地注视着。横天一鹗雄:指大雁横贯天空飞过。鹗,一种鸟,俗称鱼鹰。③更疑山隔雾:更觉得远处的山峰好像隔着云雾。④飘:随风飘荡。或聚叶随风:有的树叶聚在一起随风飘荡,有的树叶散落在地上。⑤对时:面对时光。唯恐朱颜改:恐怕自己变老。朱颜,红润的脸色。朱颜改,指衰老。⑥遣兴:借以排遣忧愁。除非白酒充:只有用酒来解愁。遣,排遣。⑦子真:晋代人张翰,字季鹰(一作季敬),吴郡吴人。曾任太常博士,因秋风起思鲈鱼鲙而辞官归乡。后常用“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之情。⑧恨无佳句敌才翁:恨没有好诗句来与才华出众的先生相比。才翁,即才子,指先生。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作者在秋天郊游时的所见所感。前四句写景,五、六两句写情,最后两句抒情,全诗情景交融。
首联“秋郊物物作秋容,目送横天一鹗雄。”写诗人在秋天的郊野里观赏景色。这里的“物物”,是说秋郊里的万物都披上了秋色的外衣;“作秋容”,是说这些景物都被染上了秋天的风采。“目送”是看的意思,“横天一鹗雄”,指一只大雁横贯天空飞过,显得格外威武,这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颔联“更远更疑山隔雾,或飘或聚叶随风。”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感。这里的“远”、“更”,都是程度更深的意思;“疑”是疑惑的意思。“山隔雾”,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使人产生疑惑的感觉。“或飘或聚叶随风”,是说有的叶子在空中飘着,有的落在地上随风飘扬。这里写出了秋天的景象和气氛。
颈联“对时唯恐朱颜改,遣兴除非白酒充。”写诗人面对时光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深感忧虑。“唯恐”,表示担心,害怕;“唯恐朱颜改”,是说自己怕自己变老;“朱颜”,是指红润的脸色,这里指的是青春年少的美好面容。“遣兴”,是排遣忧愁的意思。“非白酒充”,是说只有用酒来解愁,才能暂时忘却烦恼。
末联“感事子真成丽倡,恨无佳句敌才翁。”抒发了自己对张翰归隐的感慨和遗憾。“子真”,就是张翰,他曾经辞官归乡,到家乡的湖上钓鱼吃莼菜脍汤,过着隐居的生活。“子真成丽倡”,是说张翰像一位美丽的歌女一样生活;“恨无佳句敌才翁”,“佳句”是美好的诗句,“才翁”是才子的意思,意思是说没有好的诗句可以与张翰相比拟。
整首诗情景交融,把秋日郊游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特点之一——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