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鼓鸣船送出都,中间不奉一行书。
荷公恩礼无时薄,接物襟怀似旧虚。
久别近参元帅幕,相逢屡枉使君车。
诗筒自附西来驿,那要烟波双鲤鱼。
【注释】:
- 铙鼓:古代军中乐器,这里指送行的船。鸣:形容其声音响亮。
- 不奉一行书:不写一封信。奉:接受;行:书信。
- 荷公恩礼:受您恩典的庇护。
- 接物襟怀:待人接物胸怀宽广。
- 近参元帅幕:近日参拜了元帅的军帐(幕府)。元帅:指唐肃宗时名将郭子仪,当时任朔方节度使,镇守长安、收复河南一带,后任关内河东副元帅。
- 屡枉使君车:多次被您差人驾车来迎我。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诗筒自附西来驿:我的诗函自己附在西边来的驿站上,表示要远行。西来驿:即西去驿,为唐朝驿站名,位于长安西面。
- 烟波双鲤鱼:指代作者即将远游或出仕他乡,寄寓了作者对前途的忧虑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与达守徐郎中的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忧虑。全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徐郎中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个人的情感。
首句“铙鼓鸣船送出都”,描绘了送行的场景,铙鼓声声,船只缓缓驶出京城。这句诗以音乐和船只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
第二句“中间不奉一行书”,表明作者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收到任何书信,可能是由于战乱或者政治原因导致的。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无法自由地往来通信。
第三句“荷公恩礼无时薄”,表达了作者对徐郎中的感激之情。公恩礼,指的是徐郎中对自己的恩情和庇护。这句话意味着徐郎中对自己一直给予关怀和支持,使得自己在困难时期得以生存。
第四句“接物襟怀似旧虚”,表达了作者与徐郎中交往时的宽广胸怀。接物襟怀,形容待人接物的胸怀宽广。这句诗说明徐郎中对待朋友非常宽容大度,使得作者感到十分欣慰和感激。
第五句“久别近参元帅幕”,描绘了作者与徐郎中再次相见的情景。元帅幕,指的是元帅的军帐。这句话意味着他们再次相聚,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这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第六句“相逢屡枉使君车”,描述了徐郎中经常派人来接作者的情况。使君车,是唐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句话说明徐郎中非常关心作者的生活和工作,愿意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一句“诗筒自附西来驿”,表达了作者对远行的决心。诗筒,指的是他的诗函。自附西来驿,意味着他的诗函将被送往西部驿站,表示他将前往遥远的地方。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表达对徐郎中的感激之情,展示了作者与徐郎中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个人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