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樽俎纳豪英,使者封章荐姓名。
落日送愁离幕府,翔云随眼入边城。
万蹄宛马休南牧,一啸燕姬慰北征。
敌颈愤来还请系,雒阳前后有书生。

【注释】

大名:郡名。北宋时为河北西路治所。签幕:地方官员的副手,相当于幕僚。都官:官名。宋时指大理寺正、丞等职。几复:人名。移倅安肃:调任安肃府(今河北保定)知府。

相公:对中书省长官之称。樽俎:酒宴;酒器、食器。纳:接纳。豪英:杰出的人才,英雄豪杰。封章荐姓名:上奏朝廷推荐其人。落日:落日,夕阳。

落日送愁离幕府:夕阳西下,令人感伤,辞别了官府。幕府:古代将军的住所,也指军政机关。翔云随眼入边城:天空中的云彩随着眼睛进入边城。翔云:飘动的云彩。随眼入;随着眼光而进入。边城:边境城镇。

万蹄宛马休南牧,一啸燕姬慰北征:形容马蹄声和马嘶声,使南方不再放牧。燕姬:指美女。慰北征:安慰北征的人。

敌颈愤来还请系,雒阳前后有书生:敌人愤怒起来,请求用绳子捆绑他,洛阳前后有许多书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诗中通过赞美吴某之才,表达了作者对吴某的欣赏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流畅自如,富有情致。

首句“相公樽俎纳豪英”,点出了主宾身份,即宰相在酒席上收纳了豪壮的英雄人物。“豪英”一词,既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又暗示了这些人物的重要地位。

次句“使者封章荐姓名”,表明这些人都是朝廷重臣,被派到各地去做官的。“使者”一词,说明他们是奉命前来的,具有正式性。“封章”则表示他们是以文书形式向皇帝报告的,具有权威性。这样,一个充满朝气、才华横溢的官员群体形象就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了。

接下来两句“落日送愁离幕府,翔云随眼入边城”,进一步描绘出一幅边关送别图。夕阳西下,送行的人满怀离别之情,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友人离去,直到远去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线上。而友人则乘着翔云飞越边境,进入了边城的上空。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夕阳比作“落日”,“翔云”比作“送愁”,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诗意。

第三句“万蹄宛马休南牧,一啸燕姬慰北征”,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关的景象。万蹄宛马在这里指的是战马,它们在辽阔的疆场上奔腾咆哮,威武雄壮。燕姬则是指美丽的女子,她们在边城上欢歌笑语,为士兵们带来了欢乐和慰藉。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战马比喻为“万蹄宛马”,将燕姬比喻为“燕姬”,生动贴切地表现出了边关将士们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精神风貌。

末两句“敌颈愤来还请系,雒阳前后有书生”,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情景。敌人被激怒了,纷纷请求用绳子把他们捆绑起来。而在洛阳前后,还有许多书生在为国家效力,为战争付出着自己的努力。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敌人的强烈要求与书生的无私奉献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战士们的伟大精神。同时,这也表明了作者对吴某等英才的赞赏之情,认为他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首诗通过对吴某等英才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它以简练的语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边关送别、战场厮杀等场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