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篱菊,何事秋香欠春馥。渊明岁岁走征途,冷落重阳谁采斸。
【注释】:
纯甫:诗人的朋友。予:我。去岁:去年。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趋府:趋就官府。作菊花问答:以菊花为题材作诗词。见遗:被赠诗。因以戏答:用开玩笑的语气回答。
【赏析】:
此为作者友人赠诗后所写之答诗。首联“问篱菊,何事秋香欠春风”是问菊。问菊而曰“何事”,表明了题旨的深微。秋风萧瑟,百花凋谢,只有菊花在寒风中傲然开放;然而它不似春花那样招摇着鲜艳的颜色,却只散发着幽清的香气。这是菊之高洁,也是人的高洁。次联“渊明岁岁走征途,冷落重阳谁采掇”是叹菊。陶渊明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一生淡泊名利,不与官场同流合污,而是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年年都外出奔走,在荒凉的山野中寻找寄托自己的精神境界的地方。然而在重阳佳节,人们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种美好的花卉,甚至对它不屑一顾,任其自生自灭。这里既感叹陶渊明的高洁品格,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美好品质和情操的珍视。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全篇紧扣菊花展开议论、抒发感情。首联先提出问题,点出咏菊的主题。颔联承接上联,进一步发挥,说明菊花虽不如春天里百花盛开,但它依然能够散发出清香。颈联紧承上联,指出重阳时节本应是赏菊之时,可是人们却往往忽略这种美好的事物,而任其自生自灭。尾联则以陶渊明为例,说明像他这样不慕名利的人,应该受到尊重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