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春早地未暖,建俗巧计催春阳。
茶傍万口噪地烈,惊破芽英不得藏。
犹嫌旗枪已老硬,独爱鸟嘴嫩未长。
撷而焙之一朝就,更范圭璧为圆方。
南州尚珍北固重,自非富贵宁预尝。
浦阳贱官性怯酒,素许茶味为最良。
日分牒诉费齿舌,口吻镇燥喉无浆。
建溪奇品远莫致,日夕梦想驰闽乡。
尘埃填心渴欲死,忽拜公赐喜可量。
拆封碾破苍玉片,云脚浮动瓯生光。
愚知公赐岂徒尔,欲俾下吏蠲俗肠。
涤除诗冗起清思,驱逐睡兴穷缣缃。
玉川不暇尽七碗,已觉两腋清风翔。
【注释】
建溪:今福建建瓯,是建茶的主产区。地未暖:春寒料峭。万口:众多人口。旗枪:古时指箭靶子上的小旗帜。圭璧:古代玉器。比喻茶的质地和色泽。
【赏析】
《谢通判国博惠建茶》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的诗词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开创了江西诗派的新风。
这首诗是作者收到朋友赠送的茶叶后写的一篇感谢信。
首句起笔,就点明所赠之物为“茶”。接着写茶的品质。“茶傍万口噪地烈”,意思是茶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显得格外突出,它那浓烈的香味,使人们为之一惊。“惊破芽英不得藏”,意思是茶叶长出了嫩芽,却因为茶香浓郁而无法隐藏。这里既写出了茶的珍贵,也写出了茶的热烈,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珍重之情。
第二句“犹嫌旗枪已老硬”,意思是说,虽然茶叶已经长出嫩芽,但是它们还只是“老硬”的,还没有完全展现出自己的风韵来。“独爱鸟嘴嫩未长”,意思是说,尽管茶叶的外形已经有些长成了,但是它们的内质还很嫩,还没有完全成熟。这里的“鸟嘴”,指的是新芽尖细如鸟嘴。
第三句“撷而焙之一朝就”,意思是说,采摘之后经过一天的烘培,就可以制成茶叶了。“更范圭璧为圆方”,意思是说,这茶制成的形状,就像是美玉一样,有棱有角,有圆有方。
第四句“南州尚珍北固重”,意思是说,这茶不仅在南方很珍贵,北方的人们也同样看重它。“自非富贵宁预尝”,意思是说,只有那些富贵人家才能品尝到这种好茶。“浦阳贱官性怯酒”,“浦阳”是地名,这里指的是地方官员;“贱官”,地位低微的人。“性怯酒”,意为这个人不喜欢喝酒。“素许茶味为最良”,意思是说,他平时就很欣赏茶的味道,认为是最好的饮品。
第五句“日分牒诉费齿舌,口吻镇燥喉无浆”,意思是说,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抱怨这茶的味道不好,以至于让他的嘴巴都变得干燥了,喉咙都没有一点唾液。这里的“分牒”,是指写信;“诉费齿舌”,是指抱怨;“口吻”是指口吃,这里形容说话结巴的样子;“镇燥喉无浆”是指让喉咙变得干燥,没有了唾液。
第六句“建溪奇品远莫致,日夕梦想驰闽乡”,“建溪奇品”是指这建茶的珍贵品质。“驰闽乡”的意思是说,他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才能得到这样好的茶叶,以至于他日夜都梦着要得到它。
第七句“尘埃填心渴欲死,忽拜公赐喜可量”,意思是说,由于这茶叶太珍贵了,以至于他连心思都被它给占据,以至于他感到心烦意乱,就像被灰尘填满一样。然而当他突然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他的喜悦之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喜可量”的意思是说喜事之多,难以估计。
第八句“拆封碾破苍玉片,云脚浮动瓯生光”,意思是说,当他拆开信封看到茶叶的时候,他的心情激动得无法形容。“碾破苍玉片”的意思是说,他把茶叶放在石臼里用力碾压,把它捣成了一片片的玉石状的东西。“云脚浮动瓯生光”的意思是说,这些被磨成玉石状的茶叶,漂浮在杯子里就像是云彩中的玉块一样,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第九句“愚知公赐岂徒尔,欲俾下吏蠲俗肠”,意思是说,我知道您给我的礼物不仅仅是为了让我高兴,而是希望我能通过您的这个礼物来改变我的一些不良习惯。“蠲俗肠”的意思是说消除世俗的欲望。
这首诗通过对茶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通过对茶的描述,也表现了他对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