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路连崇岭,扁舟上涨涛。
不违将母愿,敢叹独贤劳。
境静归凫雁,庭空长艾蒿。
不妨频拄颊,千里寄风骚。

这首诗是送临武雷令的。下面是对每一句诗的解释,以及相关的译文和注释:

去路连崇岭,扁舟上涨涛。

  • 去路连崇岭:指送别之路连绵不断,像是崇山峻岭般难以逾越。
  • 扁舟上涨涛: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行进,形容船行之快。
  • 译文:送你离去的道路像连绵的高山一样难以逾越;你在小船上快速前行,似乎要与江上的波涛赛跑。

不违将母愿,敢叹独贤劳。

  • 不违将母愿:你没有违背母亲的意愿。
  • 敢叹独贤劳:我不敢抱怨自己因你的离别而感到辛劳。
  • 译文:你没有违背母亲的意愿,我也没有因为离别而感到痛苦;我不敢抱怨自己因你的离别而感到辛苦。

境静归凫雁,庭空长艾蒿。

  • 境静归凫雁:你离别后,环境变得宁静,就像大雁返回它们的栖息地一样。
  • 庭空长艾蒿:家中庭院空旷,长满了艾草和蒿草。
  • 译文:你离开之后,环境变得宁静,就像是大雁返回它们栖息的地方;家里庭院空旷,长满了艾草和蒿草。

不妨频拄颊,千里寄风骚。

  • 不妨频拄颊:我不妨频频地擦拭脸颊,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 千里寄风骚:我用千里之外的消息,传递我的思念之情。
  • 译文:我不妨频频地擦拭脸颊,表达我的思念之情;我用千里之外的消息,传递我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景物变化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友谊的珍视。首句“去路连崇岭”,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路途的艰难。次句“扁舟上涨涛”,则进一步描绘了船行的迅速,以及诗人内心的忐忑和不安。接下来的两句“不违将母愿,敢叹独贤劳”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祝福,以及对自我情感的克制。最后两句“境静归凫雁,庭空长艾蒿”则是对友人离去后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