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钵峰前寺,肩舆几度来。
楼台还旧观,杉桧抚新栽。
湘水堂堂去,秋山面面开。
裴徊千古思,风壑有馀哀。

【注释】

题福岩:即题赠福岩寺。福岩寺在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山麓,为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开山祖庭。

掷钵:佛教语。和尚用钵盂装饭食,因以比喻行脚参访、传法说法的人。

肩舆:轿子,轿夫。

旧观:指昔日福岩寺的景象。

杉桧:杉树和桧树,均为古木名。

湘水:即湘江,源出湖南省西部,流经永州,入洞庭湖。

裴徊(huí):徘徊。

风壑:山谷中的风声。

【赏析】

《题福岩》是一首纪游诗,记游福岩寺的所见所感,抒写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意境开阔,笔势雄健,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种清旷高远的气度。

首联“掷钵峰前寺,肩舆几度来”。点明题咏对象——福岩寺,并交代了作者与福岩寺的关系。“掷钵”,佛门用语,指僧人行脚参访。“肩舆”,轿子。诗人把福岩寺比作自己的故土,自己像僧人一样,经常来此游览。这两句既点明了题意,又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颔联“楼台还旧观,杉桧扶新栽”。“楼台”,佛寺建筑。“杉桧”,松柏之属。“扶新栽”,指培植新树木。“旧观”,指昔日福岩寺的景象。从这一句看,诗人似乎在追怀往昔,而实际上他更关注的是眼前的景致。诗人由眼前景物触发了对往日的回忆。“楼台”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福岩寺的熟悉和喜爱,也表达了他对佛教的信仰。“杉桧扶新栽”一句,则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珍爱之心。

颈联“湘水堂堂去,秋山面面开”。“湘水”句,写湘水奔腾而去的景象,突出湘江的壮美。“秋山”句,写秋山层峦叠翠,色彩斑斓,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这一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堂堂”、“面面”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景色的美丽壮观。

尾联“裴回千古思,风壑有馀哀”。“裴回”即徘徊的意思。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这两句既是对前面四句的总结,也是全诗感情升华的表现。诗人在游览的过程中,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慨,久久不离去。“裴回千古思”,表明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风壑有馀哀”,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忧愁。“余哀”指未尽的哀伤,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忧虑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福岩寺及周围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情感,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达到了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