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夭矫风作恶,雷奔电掣雨悬河。
须臾天宇复清霁,突兀西山紫翠多。

这首诗是一首咏景诗,通过描绘乌云、狂风、雷雨和晴朗的天空等自然现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下面是逐句释义:

乌云夭矫风作恶,雷奔电掣雨悬河。

乌云密布,天空中风起云涌,狂风肆虐,形成了一幅恶劣天气的景象。雷电交加,雨势汹涌,如同一条大河悬于天际。

须臾天宇复清霁,突兀西山紫翠多。

经过一番风雨洗礼后,天空逐渐变得晴朗起来。远处的西山呈现出紫色的山峦,绿树成荫,生机勃勃。

注释:

乌云夭矫(yāo wū yuǎn jiāo):形容乌云高耸,弯曲盘旋的样子。

夭矫:高耸而盘旋。

风作恶:形容风势猛烈,仿佛在作恶一样。

雷奔电掣(léi bēn diàn chè):形容雷电交加,闪电划破长空,声势浩大。

奔电:迅猛的闪电。

雷:指打雷的声音。

雨悬河:雨点就像悬挂在大河上的珠帘,纷纷扬扬落下。

需臾(xū yú):片刻之间。

天宇复清霁(tíng yǔ fù qīng jì):天空渐渐放晴。

复:又,再度。

清霁(qīng jì):晴朗的天空。

突兀(wù tū):山峰高峻突出或事物突兀挺拔的样子。

紫翠(zǐ cuì):紫色的山色与翠绿的树木。

赏析:

这首七绝以“题城南书院”为序,以“三十四咏”为题,共写了四首诗。每首诗都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一首诗描写了乌云密布、狂风肆虐的恶劣天气景象,以及雷鸣电闪、雨势汹涌的壮观场面。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乌云、狂风、雷雨和彩虹等自然现象融为一体,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恶劣天气的无奈和感慨。

第二首诗则描绘了天空放晴后的美丽景色。诗人以“须臾天宇复清霁”为开头,迅速转入对天空景色的描述。远处的西山呈现出紫色的山峦,绿树成荫,生机勃勃。这一部分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人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西山比喻为“突兀”,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首诗以“须臾天宇复清霁”为开头,进一步描绘了天空放晴后的美丽景色。诗人以“突兀西山紫翠多”为结尾,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第四首诗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云、风、雷、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诗人用词精准、意象丰富,将自然现象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