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柳丝长挂玉栏,不须惆怅百花残。
还知三月春虽晚,好从金舆看牡丹。
诗句如下:
御柳丝长挂玉栏,不须惆怅百花残。
还知三月春虽晚,好从金舆看牡丹。
接下来为您赏析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诗词原文及赏析
- 御柳丝长挂玉栏:描述了皇宫中的柳树,其细长的枝条高挂于精美的栏杆之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的“御柳”指的是皇宫中的柳树,通常象征着皇家的权威与地位,而“玉栏”则强调了这种树木的珍贵与美丽。
- 不须惆怅百花残:表达了对春天结束的无奈,但同时也展现了皇家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这里的“惆怅”表达了一种遗憾或失落的情感,但通过与“百花残”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对自然更迭规律的接受。
- 还知三月春虽晚:揭示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认知,即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但他/她仍然欣赏并理解这一点。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他/她在情感上的转变。
- 好从金舆看牡丹:描绘了一幅皇帝在豪华车辆中观赏牡丹的画面。这里“金舆”代表了皇帝的尊贵和财富,而“牡丹”则是国花之一,代表着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国家繁荣的赞美之情。
《宫词》不仅展示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通过这些诗作,读者可以感受到唐代文化的魅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