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飞去落谁家,紫禁人闲惜岁华。
谩向园林觅春色,折残枝上两三花。

这首诗的原文是:

宫词
杨花飞去落谁家,紫禁人闲惜岁华。
谩向园林觅春色,折残枝上两三花。

逐句翻译如下:

  • 第一句:“杨花飞去落谁家”,描绘了一幅杨花纷飞的画面。杨花是春天常见的一种小黄花,它们在飞舞飘散时,仿佛在空中划出了一条条美丽的轨迹,最终落到了某个人的家中或其他地方,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惊喜和欢乐。这里,“飞去”和“落谁家”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画面感的景象。

  • 第二句:“紫禁人闲惜岁华”,描述了紫禁城内的人们因为年华已逝而感到惋惜。紫禁城是故宫的别称,位于北京的中心地带,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象征着皇权和权威。这句话通过“人闲”和“惜岁华”两个词语,表达了宫中的人们因时光匆匆而感到遗憾的情绪。他们珍惜着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光,希望不要让美好的年华白白流逝。

  • 第三句:“漫向园林觅春色”,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园林之中,寻找春天景色的情景。这里的“漫向”表示随意地向某个方向走去,而“园林”则是指皇家的花园或私人的园林,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诗人在园林中漫步,欣赏着周围的风景,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觅春色”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 第四句:“折残枝上两三花”,描述了诗人在漫步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些被折断的花朵。这里的“折残”表示不小心折断了花朵,而“枝上两三花”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美丽景象。诗人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这些美丽的花朵,内心不由得泛起一阵喜悦和感慨。这句诗通过描写花朵被折断的情景,传达了一种美好而又脆弱的生命意象。

赏析:

这首诗以杨花为引子,巧妙地引入了宫廷生活的场景。首句中的杨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随后的句子则通过描述宫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将这种季节的变迁融入到了整个诗的主题之中。第二句中的“紫禁人闲惜岁华”更是将宫廷中的忙碌与闲暇、忙碌与珍惜进行了对比,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园林这一更富有生命力的场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生命的珍视。诗人在园林中漫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感受着春天的气息,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贯穿了整首诗的主题。

最后一句则是对前面诗句的一种巧妙呼应。在这里,诗人发现了几枝被折断的花朵,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发现,更是一种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花朵的观察和感叹,诗人传达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短暂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以杨花为线索,巧妙地将宫廷生活、大自然以及个体情感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宫廷中的繁华与寂寞,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感慨。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