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危立接云天,一水东朝会百川。
泱漭堪舆无此壮,崔嵬疏凿定何年。
千秋跃马兴亡梦,一点飞凫上下船。
时有刚风来浩渺,起予高兴九秋边。
【注释】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泱漭堪舆:泱漭,大水。堪舆,古代传说中掌管地理方位的神灵。
崔嵬:高耸。疏凿:开凿。
兴亡:兴起与灭亡。
飞凫:飞翔的野鸭。
九秋边:秋季的边陲。
【赏析】
《题三峡堂》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群山”起兴,描绘了长江三峡一带的雄伟景象。全诗四联,前二联写景,后二联抒情。首联先写群山,再写水势。颔联从地理方面写,颈联从历史方面写。尾联写诗人的感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点,其一是善于用典,如颔联中的“堪舆”,是古代掌理地理的神,此诗以“堪舆”来代指三峡;其二是善用比喻,如“一水东朝会百川”,把三峡的水流比作一位英雄人物,气势磅礴;其三是语言精炼,如“崔嵬疏凿定何年”,意思是说:这三峡是如何修建成的?这是一句发问句。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地名,如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这些地方都在中国历史上有过重大的影响。诗人对这些地名非常熟悉,所以描写起来得心应手,如“泱漭堪舆无此壮”,意思是指这些地方没有这样大的气魄和声威,这实际上是暗喻当时的政治现实。
诗的最后两句,“时有刚风来浩渺,起予高兴九秋边。”诗人通过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