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水腥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
髑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
荒基犹认是人家,败栅曾将当城堡。
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
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讨。
内储外援两消沈,一缕人心坚自保。
孤臣守土轻性命,赤子效死涂肝脑。
朝廷有爵愧降附,幽壤无恩泽枯槁。
愿笺司命录英雄,收拾忠魂畀穹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长诗,题目是“哀毗陵”,描述了毗陵(今江苏常州)的荒凉景象和人民的悲惨遭遇。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荆溪水腥泊船早:荆溪的水因为污染而变得腥臭,导致船只停靠得很早。这里表达了水质的恶劣以及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落日无人行古道:落日时分,没有人行走在古老的道路上,形容了乡村的寂静和荒凉。
  3. 髑髅有眼不识春:髑髅(即骷髅)有眼却不认识春天的到来,比喻人无知无觉、麻木不仁的状态。
  4. 东风吹出青青草:春风吹拂,使得原本荒芜的地方长出了绿色的小草。这里暗示着生命在自然恢复中的顽强和希望。
  5. 荒基犹认是人家,败栅曾将当城堡:尽管地方已经荒芜,但仍能辨认出曾经有人居住的痕迹,甚至那些破败的栅栏也被认为是曾经的防御工事。这里的对比突出了战争后的荒凉和破坏。
  6. 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当时的敌军人数众多,足可以压倒一切。这里的“不脱靴尖堪蹴倒”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敌人的强大。
  7. 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讨:双方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持续了四十天,用毒辣的手段进行攻击和讨伐。这反映了战争的持久和残酷。
  8. 内储外援两消沈,一缕人心坚自保:国内的储备物资耗尽,外援也消失,但人民仍然坚守阵地,保持自己的安全。这里的描述展示了民众的坚韧和抵抗力量。
  9. 孤臣守土轻性命,赤子效死涂肝脑:作为忠诚的臣子,我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作为无辜的百姓,我愿以身殉国,献出我的一切。这里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10. 朝廷有爵愧降附,幽壤无恩泽枯槁:虽然朝廷有爵位,但我感到羞愧,因为我选择了投降。而在阴森的土地上,没有恩泽,我的生命变得干枯和枯萎。这里的表达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
  11. 愿笺司命录英雄,收拾忠魂畀穹昊:希望记录下这些英雄们的故事,让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同时,也希望将这些忠魂归还给天空和大地,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这里的表达寄托了一种对英雄们的怀念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毗陵的描绘,展现了战争中的残酷、人民的坚韧、英雄的牺牲和对和平的渴望。它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战争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也传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维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