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𤁴瘴疠乡,六月旱烁石。
榆柳秋不枯,蛇虺冬不蛰。
长桥坐清虚,足以度朝夕。
汲井埋深盆,芙蕖间红白。
幽香自氲氛,南薰为披拂。
虽无十丈花,有藕亦如蜜。
芙蓉桥
法𤁴瘴疠乡,六月旱烁石。
榆柳秋不枯,蛇虺冬不蛰。
长桥坐清虚,足以度朝夕。
汲井埋深盆,芙蕖间红白。
幽香自氲氛,南薰为披拂。
虽无十丈花,有藕亦如蜜。
注释:
- 法𤁴(fúlěi):地名或地名代指词,泛指南方之地。
- 六月:农历六月天热,骄阳似火。
- 旱烁石:形容天气非常炎热,石头都快要被晒化了。
- 榆柳:即榆树和柳树,常绿树种,秋天仍然繁茂。
- 秋不枯:说明气候宜人,树木生长良好。
- 虺(huǐ)蛇:毒蛇,冬天也不出来活动。
- 清虚:清澈、空旷,形容桥下清澈的水流。
- 汲井:打水井,深井,可以汲取到清凉的水。
- 红白:颜色鲜艳的荷花。
- 幽香:淡淡的香气,氤氲(yīn yūn)氛气弥漫周围。
- 南薰:南方的风,吹拂着荷花散发出的芬芳。
- 十丈花:比喻高大的荷花。
- 藕亦如蜜:比喻荷花的甜美。
赏析:
芙蓉桥是一座位于南方的桥梁,诗中描述了该地夏季炎热、植物生长旺盛的景象。诗人用“六月旱烁石”来形容夏日的炎热,“榆柳秋不枯,蛇虺冬不蛰”则描绘了该地区四季分明的特点。
在桥的描述上,诗人用“长桥坐清虚,足以度朝夕”表达了桥的宽广与高远,以及它为行人提供了便利与安全。接着,“汲井埋深盆,芙蕖间红白”描绘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通过井水的灌溉使得荷花盛开的情景。这里的“芙蕖”(荷花)不仅指的是具体的荷花,也暗含了诗意的寄托。
诗歌最后两句“幽香自氲氛,南薰为披拂”,诗人借南风吹拂荷花之香,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虽然诗中没有直接描述荷花的美,但通过描写荷叶与荷花之间的相互映衬,以及南风带来的芬芳,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荷花的美丽与清香。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桥及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喜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