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增江水,白如白石山。
羡尔清白人,栖迟山水门。
至清不可淆,至白不可淫。
传子复传孙,一心如一辙。
山同今古色,水同今古流。
载阅清白卷,山水两悠悠。

诗句释义

1 题增城进士单有明清白传家卷:这首诗的题目是“题增城进士单有明清白传家卷”,意在赞美一位名叫单有明的进士(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他的品德像清江水一样清澈,如白石山一样洁白。这里用“传家卷”指代单有明的家书、书信或者某种作品,强调其品德能够世代传承。

  1. 清如增江水,白如白石山:此句形容单有明的人品清纯,如同增江水般清澈透明;其品格纯洁,如同白石山一般洁白无瑕。”增江”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江河,而“白石山”则是一种自然景观,常用来形容山的雪白、洁净。

  2. 羡尔清白人,栖迟山水门:这里的“羡尔”是对单有明的羡慕之情,表达对其清白品质的敬仰。同时,“栖迟山水门”暗示了单有明生活简朴,喜欢大自然,居住在靠近自然美景的地方,如山水门。

  3. 至清不可淆,至白不可淫:这句话强调了单有明的纯洁和高尚到了极点,连世俗中的杂念也不能玷污他。“淆”意为混淆,“淫”意为放纵,表明即使是最微小的杂质也无法侵入他的心田。

  4. 传子复传孙,一心如一辙:这句表达了单有明的德行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从儿子到孙子,始终保持着相同的纯洁品质。”一辙”在这里意味着遵循同一路径,没有偏离,显示出家族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对道德的一致追求。

  5. 山同今古色,水同今古流:这句诗通过对比山和水的永恒之美来强调时间的流逝无法改变事物的本真面貌。“今古色”和“今古流”分别指代山和水,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自然的美始终不变。

  6. 载阅清白卷,山水两悠悠:这最后一句以“载阅”结束,可能是说人们会反复阅读这位进士的作品,从中感受到他的清白品质。“山水两悠悠”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景象,既有自然的山水风光,又有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单有明的品德、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了对纯净无暇、坚持原则的人性的赞扬。整体上,诗歌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