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心非愿,山林首重回。
拂衣清世外,筑室白云隈。
杜口同摩诘,忘形学子来。
斯游行欲遂,聊此接群才。

【注释】

富贵心非愿,山林首重回。富贵之心不是所愿,回归山林才是本愿。

拂衣清世外,筑室白云隈。拂去尘俗的外衣,在清幽的山野中筑起简陋的茅屋。

杜口同摩诘,忘形学子来。与高僧谈禅说理,忘却了形体的存在,有如学子前来求教。

斯游行欲遂,聊此接群才。这样的修行游历,是为了达到心愿,所以暂时接待各位贤能。

【赏析】

《赠同院诸公》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他与同道中人交流切磋的愉快心境。

首联“富贵心非愿,山林首重回”,以反诘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富贵功名的厌倦之情,表明自己回归山林的决心。这里的“富贵心”是指那些追求名利、贪图享乐的人的心态,而“山林”则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之地。这种心态的形成,一方面源于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另一方面也与佛教思想的影响有关,佛教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超脱,主张放下世俗的欲望和烦恼,才能达到内心的自由与解脱。因此,诗人决心离开喧嚣的都市,回归自然,过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为下文的叙述埋下了伏笔。

颔联“拂衣清世外,筑室白云隈”,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情景。这里,“拂衣”指的是摆脱世俗的束缚,“清世外”意味着远离红尘喧嚣,寻求心灵的净土;“筑室”则是指建立自己的住所,“白云隈”则暗示着居住的地方位于山间云气缭绕之处,环境清幽宜人。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颈联“杜口同摩诘,忘形学子来”,则转入了与同道中人的交流。这里的“杜口”并非指紧闭双唇不说话的意思,而是形容人们面对世事纷扰时保持沉默的态度;“摩诘”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字,此处用来借代诗人自己;“忘形学子来”则是指在这种交流中,人们能够忘却外在的形式,彼此心灵相通。这一部分反映了诗人对于文人交往的看重以及对知识交流的重视。

尾联“斯游行欲遂,聊此接群才”,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游行”意指自由自在地游走于山水之间;“斯”表示如此,即这样的意思;“接群才”则是指结交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含蓄。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绘和与同道中人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高尚志向。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维诗歌风格的独特之处,即注重内心体验与感悟,追求自然和谐的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