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自得,松竹最相知。
避世逢天宝,编年问义熙。
鸟驯时傍户,婢小亦吟诗。
薇蕨秋来少,香生芋熟时。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下面是逐句的释义、译文以及注释:
诗解:
溪山行自得,松竹最相知。
避世逢天宝,编年问义熙。
鸟驯时傍户,婢小亦吟诗。
薇蕨秋来少,香生芋熟时。
翻译:
- 溪山中漫步自有其乐趣,与松竹最为亲近。
- 避开世俗之境,在天宝年间遇见盛世。
- 记录一年之事,询问义熙年间的历史。
- 鸟儿驯服时常常靠近家门,婢女虽小也擅长吟诗。
- 秋天到来时,薇蕨较少;到了芋头成熟的季节,香气四溢。
注释:
- 溪山行自得:在自然山水中行走,感到自在和满足。
- 松竹最相知:松树和竹子是自然界中最亲密的朋友,彼此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情感。
- 避世逢天宝:避开尘世的纷扰,在天宝年间遇见盛世。
- 编年问义熙:用年表的形式记载历史,查询关于义熙年间(405–418)的事情。
- 鸟驯时傍户:有时鸟儿会飞到窗边,似乎很懂得如何亲近人类。
- 婢小亦吟诗:婢女虽然年纪小,但也能吟诗作对,表现出她的才华。
- 薇蕨秋来少:薇菜、蕨菜在秋天变得稀少,象征着物产的减少或季节的变化。
- 香生芋熟时:芋头成熟时散发出香味,是丰收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生活的片段,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逸生活。黄庭坚以溪山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自由和宁静。松竹、鸟语、婢女的才艺等元素的加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历史的好奇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记录历史事件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