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收尽日曈曈,晓霁分明见九宫。
百里远排银笔架,半峰高叠玉屏风。
螺鬟矗矗深藏翠,石剑棱棱欲露锋。
纵使丹青施妙手,难将写入画图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杭山八景》。以下是各句的解释和赏析:
- 同云收尽日曈曈,晓霁分明见九宫。
- “同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收尽”表示云彩消散。“日曈曈”意味着太阳明亮照耀。“晓霁”即清晨晴朗。“九宫”是指古代皇宫或帝王的居所,这里可能指杭州西湖附近的一些名胜古迹。这句诗描述的是天气晴朗后,阳光明媚,远处的宫殿清晰可见的景象。
- 百里远排银笔架,半峰高叠玉屏风。
- “百里远排银笔架”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笔架一样排列着,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壮丽。“半峰高叠玉屏风”则用“玉屏风”来形容半山腰的景色,宛如一块块精致的玉石堆砌而成,给人一种优雅而高贵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
- 螺鬟矗矗深藏翠,石剑棱棱欲露锋。
- “螺鬟”是对松树的一种形象比喻,松树的针叶形状类似螺旋状的发髻。“矗矗”意为高大挺拔。“深藏翠”意味着松树的针叶茂密,颜色翠绿,仿佛深藏在山中。“石剑棱棱欲露锋”形容岩石上的锋利线条,如同宝剑一般锐利,给人一种刚硬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松树和岩石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险峻。
- 纵使丹青施妙手,难将写入画图中。
- “丹青”是指绘画用的颜料和工具,也泛指绘画艺术。“施妙手”表示绘画技艺高超。“难将写入画图中”则是说即使绘画大师也很难将如此美景完全展现于画作之中,表达了对美景无法被完全捕捉的无奈与感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难以用笔墨完全表达出来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杭山八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宏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无法被完全捕捉的无奈与感慨。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