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矫首得遐观,犹记当年获奉銮。
万马饮淮貔虎肃,六师扈跸水云寒。
欣瞻幕府莲依水,慨念神州李下冠。
狼望已销归庙略,更持韵语访任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往事的回忆和感叹。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长淮矫首得遐观,犹记当年获奉銮。
“长淮”指的是淮水(古代的一条河流),这里用来指代广阔的长江。“矫首”意为昂首,抬起头来。“遐观”即远望的景象。“奉銮”是古代皇帝出行前举行的仪式,銮铃响动,以示天子驾到。诗人回忆当年在朝廷中仰望皇帝的情景。万马饮淮貔虎肃,六师扈跸水云寒。
“万马饮淮”描绘了淮水边军队如马群般饮水的壮观景象。“貔虎”是一种传说中的猛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肃”意味着整齐有序。“六师”是指古代帝王的六大军,“扈跸”则是指跟随帝王出行。这里的“水云寒”形容江水寒冷,云雾缭绕,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欣瞻幕府莲依水,慨念神州李下冠。
“幕府”通常指军帐或者将军的官邸,这里可能指的是军队的营地或将军的府邸。“莲依水”意味着莲花傍水而生,象征着高洁与纯洁。“李下冠”中的“李”可能指的是唐朝名将李光弼,他的部下常戴李氏家族的帽子,所以这里的“李”可能指代军队或将领的威仪。狼望已销归庙略,更持韵语访任安。
“狼望”指的是狼望着远方,比喻志向远大。“销”在这里表示完成、实现的意思。“归庙略”指的是回到庙堂之中,处理国家大事。“任安”可能是指某人的名字,也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是某位官员的别称。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所展现出的豪情壮志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对淮水的描写,联想到自己在朝廷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国家和军队的关心。整首诗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