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壮志作三军,扳马曾同幕下宾。
欲试韬钤毗庙算,便期鹰隼出风尘。
暮年岁月嗟残景,一水波涛有故人。
端谓题舆因卜筑,不应佳句尚悲辛。
【注释】
当年壮志作三军,扳马曾同幕下宾(攀龙附凤,与权臣为伍)。
欲试韬铃毗庙算,便期鹰隼出风尘。
暮年岁月嗟残景,一水波涛有故人。
端谓题舆因卜筑,不应佳句尚悲辛。
【赏析】
和鲍判院见寄二首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首先回忆了当年自己与鲍判院的交情,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然后,诗人又表达了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一首:
当年壮志作三军,扳马曾同幕下宾。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年我雄心壮志,立志要做一名杰出的将领,曾经与鲍判院一起并肩作战,共同为国家服务。“扳马”指挽着马缰,表示亲密合作;“曾同幕下宾”即曾在同僚的幕府中担任宾客,这里指曾在一起共事。
第二首:
欲试韬钤毗庙算,便期鹰隼出风尘。
这句诗的意思是,想要施展才能,为国效力,就像鹰隼一样飞出风尘。“韬钤”指用兵的策略,比喻才能或本领;“毗庙算”即辅佐君王,治理国家;“鹰隼”指鹰和隼,比喻勇猛善战的人。
第三首:
暮年岁月嗟残景,一水波涛有故人。
这句诗的意思是,到了晚年时光流逝,感慨岁月无多,眼前的景象也显得凄凉;家乡有一条江流,那里住着我的老朋友。“暮年”指晚年,“一水波涛”形容家乡的江流;“有故人”指家乡的老朋友。
第四首:
端谓题舆因卜筑,不应佳句尚悲辛。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曾想过要在那里建一座小屋,但最终没有实现;我的诗句虽然很美,但也不免有些悲伤。“端谓”意为我想;“应”意为应该;“题舆”指题写的舆图,这里指建造房屋的计划;“卜筑”指建筑房屋;“佳句”指美好的诗句;“悲辛”指悲伤和辛酸。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歌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