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境从远事事慵,却寻幽刹寄年丰。
本无虚舍能回暑,赖有疏篁可致风。
臭腐固尝忘物化,箪瓢宁复较天穷。
向来习气端如故,经醉犹能间一中。
【注释】
和:应和。张直讲:指张文潜,名无垢,北宋人,曾任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
老境:指晚年。从远事事慵:事事都感到厌倦。却寻:反而寻找。幽刹:清静的寺院。寄年丰:寄寓年岁丰饶。本无虚舍能回暑:本无空室可以消除暑气。赖有疏篁(huánɡ):依靠稀疏的竹林可以吹来清风。臭腐:粪土,引申为无用的东西。固尝忘物化:本来已经忘却万物的变迁。箪瓢:古代的一种简陋饭具,用以比喻贫苦的生活。宁复较天穷:难道还有什么比天更穷的吗?经醉犹能间一中:即使喝醉了酒,还能稍微清醒一点儿。
赏析:
《和张直讲》是一首五言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自己对世事的淡漠与超脱。
首联“老境从远事事慵,却寻幽刹寄年丰”,诗人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不再去关心世俗之事,反而去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寄托自己的晚年生活。
中间两句“本无虚舍能回暑,赖有疏篁可致风”,意思是说,尽管没有地方可以用来消暑,但是有竹林可以吹来一阵清风,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后两联“臭腐固尝忘物化,箪瓢宁复较天穷”和“向来习气端如故,经醉犹能间一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世间名利的看淡和超脱。他认为,虽然世间的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他的本性并没有改变,即使是在醉酒的时候,他也能保持一定的清醒。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己生活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漠和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