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邀我避炎蒸,好句先驰识故情。
长日流金虽可畏,小槽酿玉得同倾。
锄荒喜已亲三径,作吏谁能更一行。
且与诗翁频啸咏,个中佳处绝将迎。
和曾竑父见招
使君邀我避炎蒸,好句先驰识故情。
长日流金虽可畏,小槽酿玉得同倾。
锄荒喜已亲三径,作吏谁能更一行。
且与诗翁频啸咏,个中佳处绝将迎。
注释:
和曾竑父见招:即和曾竑父亲请我(作者)来(见面)喝酒。
使君邀我避炎蒸:使君邀请我来躲避炎热。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好句先驰识故情:美好的诗句先到,使我认出老朋友的心情。
长日流金虽可畏,小槽酿玉得同倾:漫长的日子如流动的金子虽然可怕,但美酒如同晶莹的玉液可以共同品尝。
锄荒喜已亲三径,作吏谁能更一行:耕种荒地的喜悦已经亲近了三条小路,作官谁能做到像陶渊明一样不追求功名利禄呢?
个中佳处绝将迎:这里面的美好之处绝对不需要去迎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之作,作者通过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第一句“使君邀我避炎蒸”,描绘了诗人被朋友热情邀请的情景,使君,指地方长官。在这里,诗人以“避”字开头,既表明了自己接受邀请的态度,也暗示了对炎热天气的担忧和不安。
第二句“好句先驰识故情”,则是对第一句的深化。这里的“知故情”是指理解老朋友的心情和意图。诗人在收到邀请之后,很快便明白了朋友的意图和心情,这种快速的理解和响应,使得诗人更加珍惜这次相聚的时光。
第三、第四句分别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相聚时的场景:“长日流金虽可畏,小槽酿玉得同倾。”这里,“流金”指的是阳光,象征着炎热的天气。而“小槽酿玉”则形容美酒如同玉一般珍贵和纯净。诗人用这两个比喻来形容自己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快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彼此感情的重视和珍视。
第五、六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锄荒喜已亲三径,作吏谁能更一行。”这里,“锄荒”是指耕作土地;“三径”原指隐士的住宅,后来泛指闲居之所。诗人表示,自己很高兴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享受宁静的生活;同时,他也感叹在官场上能够有一席之地的人并不多,难以做到像陶渊明那样不追求功名利禄。这些话语都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且与诗翁频啸咏,个中佳处绝将迎”,则是全诗的高潮所在。在这里,“诗翁”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用“频啸咏”来形容自己与友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强调了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同时,他也提醒朋友们,在这个美好的地方,应该尽情享受生活,不必去刻意追求什么。这里的“个中佳处绝将迎”则是对前面句子的总结和升华,意味着在这美好的环境中,一切都无需去迎接,只需要尽情享受和珍惜即可。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热情款待、共度时光的场景以及对自己与友人关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诗歌中也蕴含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