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其或使不轻飞,有待随轩故作迟。
风静圆虚才半夜,雪随精意若前期。
影藏寂寂沙头鹭,寒入青青垄首岐。
千里欢谣归太守,邦人固已播声诗。
【解析】
此诗首句点明时令,即雪下得又急又大,“轻飞”是“重飞”之反衬。次句说诗人有等待之意,故雪来得迟。第三句中“圆虚”指月亮,暗写月光的明亮;“前期”指预报天气,暗喻雪前之兆。第四句写雪与鹭的映影。第五句写雪对青垄上草木的影响。第六句写太守归去,百姓欢喜之情四溢。第七句用典。
【答案】
译文
天或许要降下大雪,不轻慢地飘落,但还要等随着车轩来到,才故意慢慢地飘落下来。风静了,月儿圆圆的,半夜时分才能看见它的皎洁;雪花随着诗人的心意而飘落,像是事先就预告着。沙洲头,一只只白色的大鸟静静地站着,它们的身影倒映在青青的水塘里。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是作者为友人曾守祈写的咏雪诗。诗人通过描写雪景、雪后的情景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首句“天其或使不轻飞”,意为:上天或许会使这一场大雪轻轻地飘落下来。“轻飞”与“或使”相呼应,表现出诗人期待已久的情景终于出现时的惊喜和兴奋。“有待随轩”,意思是:“随风而来”。诗人把雪花想象成有意识有目的的,所以“待”,在这里表示一种期盼之意。“故作迟”,意谓雪花飘落的时间比预期的晚了,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拟人化的描绘。
第二句“风静圆虚才半夜”,意思是:当夜风停云敛的时候,圆月初升,洁白的月光才洒遍了大地。这两句诗写诗人等待已久的雪终于来了,而且是来得这么晚啊!“风静圆虚”,是诗人眼中所见之景,“半夜”,则是诗人心中的所感。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雪花到来的喜悦之情,又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第三句“雪随精意若前期”,意为:雪花伴随着诗人的心意像预先知道一样飘落下来。这里的“精意”指的是诗人的心意,诗人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融入雪花当中,使之成为诗人笔下的自然景物,从而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接下来四句主要描写雪景和雪对周围环境的影象,“影藏寂寂沙头鹭”,“影”字用得很贴切,把沙洲头的白鹭的影子写活了,仿佛它们也躲在那沙洲上。“寒入青青垄首岐”,“青垄上草木被雪覆盖,呈现出一片翠绿色。“垅”指田间的土埂。这句写雪后的景象,“寒入”“青”都是形容冬天的特点,突出了冬的特征。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性诗句。“千里欢谣归太守,邦人固已播声诗”,意思是: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人们欢呼雀跃,纷纷称赞太守治理有方。诗人把雪花比作是给太守送行的礼物。“播声诗”,是指传颂诗人所作的《观雪》诗。
整首诗以雪为题,通过对雪花的描绘,表现了自己期待雪的到来,赞美了雪花的美丽和纯洁,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