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涂只欲自治荒,久习田间兴益长。
插稻方能骑秧马,触藩遽复叹羝羊。
乍为事夺愧俯仰,却得公来时举扬。
更待凉风下天末,醉看墨妙写淋浪。

【译文】

归途只愿自力更生治理荒田,久而久之田间劳作兴致盎然。

插秧时才能骑马耕田,遇到藩篱就忽然想起羝羊(比喻公羊)。

乍然为官夺去了我的自由自在,得公来后才感到扬眉吐气。

还要等待凉风刮过天末山头,醉眼观看墨色淋漓的山水画。

【注释】

1.台城杂诗:作者自注:“台城作七绝七首。”《全唐文》卷六八四收录此诗,题下有自注“作于乾元四年”。

2.归涂:指回家的路途。

3.自治荒:治理荒芜之地。

4.触藩:即触藩篱,指遇到藩篱障碍。

5.羝羊:喻公羊。

6.事夺:指官场失意。

7.时举:指得到重用的机会。

8.墨妙:指绘画技艺高超。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诗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开头两句写归途之乐:“归途只欲自治荒,久习田间兴益长。”归途中只想自己管理荒地,因为长久以来从事田间劳动,兴致勃勃、心满意足。

第三句“插稻方能骑秧马”写插秧的情景:“插秧时才能骑马耕田”,说明插秧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只有插完秧才能乘马回家。“骑秧马”是农民插秧时的一句俗语,意为骑马插秧。

第四句“触藩遽复叹羝羊”写遇到藩篱的烦恼:“遇到藩篱就忽然想起羝羊(比喻公羊)”,表明官场失意。这一句运用典故,借公羊(比喻官员)的典故表达诗人仕途失意的苦闷心情,与前两句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田园的向往之情。

第五、六句写诗人在田园中得到重用的喜悦:“乍为事夺愧俯仰,却得公来时举扬。”突然被罢职,感到惭愧;得到朝廷重用的时机,便觉得扬眉吐气。这里用“俯仰”一词,形容诗人被罢免后的心情复杂而矛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失意之后能够重获官职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乐趣:“更待凉风下天末,醉看墨妙写淋浪。”期待凉爽的风吹拂过天边的山岭,沉醉在欣赏着如墨般美丽的山水画中。这里运用“墨妙”一词,形容山水画中的山水景色非常美丽,与前面的“墨妙写淋浪”相呼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