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去莺儿黄一点,压低梅子绿团枝。
钩窗卷箔凉生坐,但觉新阴转影迟。

【注释】

飞(yuān)去:黄莺儿飞走了,留下黄一点。

莺儿(yīngr):黄莺。

钩窗卷箔(gōu cháo juǎn fǎ):把窗户的帘子卷起。

坐(zuò):坐卧,指睡觉。

但觉新阴转影迟:只觉得新来的阴凉影子移动得慢。

【译文】

黄莺儿飞去了,留下黄色的痕迹,梅树的枝头挂满了青绿色的梅子。

卷起窗帘,卷起竹席,凉意袭来,我坐着休息,只感到新来的阴凉影子移动得慢。

【赏析】

《杂诗》共二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六首。全诗写初夏傍晚,诗人在庭院里乘凉、休息的情景,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是一首描写晚景闲情的好诗。此诗前二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黄莺儿飞去了,留下黄色的痕迹。”这一句,用白描手法写景。从诗的内容看,这是一幅暮色中的庭院图画。画面上,有黄莺儿,它正在向远处飞翔,而留在近处的是它那黄色的一点痕迹。这一句写得很传神,黄莺儿的黄点,虽然很细微渺小,但它却给这幅画面涂上了一道亮彩;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余地。这两句诗,既写了眼前景物,又寓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压低”二字,写出了黄莺儿飞行的高远和速度之快。它飞得很高,很快,因此才留下了那一点痕迹。

“梅子绿团枝”。这一句诗,承前启后,过渡自然。上一句写的是黄莺儿,这一句就写到树上的梅子。“梅子”二字,使画面上的景物有了变化。由黄莺儿到梅子,说明时间已到了初夏时节。梅子挂满枝头,绿绿的团一团,颜色鲜明。梅子是春天的花,经过夏天的生长,到秋天才成熟,所以这里所说的“梅子”,当是指“青梅”。

“钩窗卷箔凉生坐,但觉新阴转影迟。”这两句话,进一步写诗人在庭院中乘凉的情景。“钩窗”、“卷箔”,都是古人夏季防暑的方法。诗人躺在竹席上休息,只见凉风习习而来,不禁感到一阵惬意。他只感觉到凉爽的气息在慢慢地弥漫开来,却没觉察到阴影的变化。“转影迟”,是说阴影慢慢移动过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躺着休息,竟没有察觉凉风的吹拂,只是感觉新来的阴凉的影子移动得很慢。这两句话,既写景,又写人。写景的时候,不写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写人时,则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写了出来。这样,就把人和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这首诗以景衬情。诗人在庭院里乘凉休息,心情很悠闲自得。但是,他并没有陶醉于这种悠闲之中,他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因为他知道,夏天是一个多事的季节,各种事情都可能发生,稍有松懈就可能酿成大祸。因此,他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只顾自己舒服。他要时刻警惕周围可能发生的一切,随时做好应对的准备。这就是他的“悠然”,也是他的高尚品质的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