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风土异,九日未见菊。
丰枝閟秀色,细蓓凄已绿。
当樽折野蕊,气味亦枨触。
讵知三径中,采采不一足。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在这一天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

閟秀色:指花苞紧紧地包着花瓣。

细蓓:嫩芽儿。凄已绿:已经变绿了。

当樽(zēnɡ)折野蕊:即当樽折露水,指采菊时露水沾湿了衣服。

三径:旧时称宅旁小路。这里指隐居的生活,与官场生活相对比。

不一足:不全部摘取完毕。

赏析:

此诗为作者隐居于闽浙山中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和归隐生活的愉悦之情。

“山居杂诗九十首”,这是诗人自题,表明这首诗是他在山中隐居期间所作的一组作品,共有九十首。诗人以“山居”为名,说明他选择的是远离尘嚣、清静幽雅的山林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官场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句“闽浙风土异,九日未见菊”,诗人通过“闽浙风土异”这一描述,表达了他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思念之情。同时,“九日未见菊”也反映了诗人在山中孤独、寂寞的心情。这里的“不见菊”并非指他没有菊花可赏,而是暗示着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丰枝閟秀色,细蓓凄已绿”这两句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这里的“丰枝閟秀色”指的是茂盛的树枝紧闭着花朵,而那嫩绿色的小花蕾也显得格外娇艳;而“细蓓凄已绿”则是指那些刚刚绽放出新芽的小花朵已经变得翠绿欲滴。这些自然景物的美丽景象,让诗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魅力无穷,也更加坚定了他归隐的决心。

尽管诗人对大自然的美景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但他在现实生活中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挫折。因此,当他在山中采摘菊花时,心情不免有些忧郁。“当樽折野蕊,气味亦枨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采摘菊花时的心情。当诗人用酒杯去接那些露水沾湿了的野菊花时,那清新的味道让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官场生涯中的酸甜苦辣。这种情绪的波动让诗人感到有些失落和无奈。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要继续努力下去。因此,“讵知三径中,采采不一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会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句话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山林生活中的种种感受,既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愉悦之情。同时,诗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让读者深受感动和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