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泉堕石壁,清韵传幽林。
讵知水石韵,可契琴筑音。
支筇听之久,凉风吹衣襟。
更待月下来,同我清夜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阅读全诗,理解诗歌的基本思想,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此题注意要抓住“山居”“清泉”“凉风”“明月”等意象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答案】
①流泉:从高处往下流的泉水。②支筇(qióng):撑着拐杖。③月明:月光明朗,指夜晚。④吟:吟诵。
译文:
山中流水落入石壁,发出清脆的声音传入幽深的树林,我不知这水石之间有韵,可与琴瑟之声媲美。
我拄着手杖聆听了许久,清凉的风吹拂着我的衣襟。
更盼望等到月亮升起,与我一同在这宁静的夜晚吟诵诗篇。
赏析:
这是一首写听泉、赏月之乐的七言绝句。开头两句以“山居”领起,点明隐居之所;接着写山居环境:流泉落石,发出清脆的声音传向幽深的树林,使人不知这山中水石之间竟有韵致,可与琴瑟之声媲美。“讵知”,哪曾知道,表示惊讶的语气。“可契”,可以相互契合,指泉水的清韵与琴瑟之声相合。这两句写听泉,但并非单纯地写景,而是通过听觉感受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中间两句是说听到泉水后,久久不愿离去,以致被凉爽的秋风吹动衣服而感到惬意。“支筇”,“筇”是竹子做的手杖,这里代指拄着的手杖,“久”字写出了作者因欣赏自然美景而陶醉于其中,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景。最后两句写期待之情:“更待月下来”即希望再等到明月升起,以便在月光下一起吟诵诗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