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游春频,只被老逼身。
念此乐天语,诚哉辞甚真。
遵行我不倦,治具汝勿嗔。
持炬接迎我,村醉攲冠巾。

【注释】

山居杂诗九十首:唐代诗人王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官署任职时,写了一组描写隐士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后人辑为《山居杂诗》九十九首。

频:屡次;次:次第。

“只被”二句:因为年事已高,不得已才出来游玩,所以频频出游是为了迫于老之将至。

念此:想起这些话。乐天:即白居易,字乐天,唐中期著名诗人。

诚哉:诚然。辞甚真:用词非常真诚。

遵行:遵照、按照。我:指隐居者自己。

治具:准备饭菜用具。汝:你。勿嗔:不要生气。

持炬:拿着火把。接迎我:来接引迎接我。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隐居者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的诗。诗中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快乐。开头两句写他出外游春的原因,是被迫无奈,而不是出于自愿。接着,作者想到隐居者常常说:“只有山水才是我的家。”而自己现在却不得不出来做官,这种思想矛盾的心情,也流露在诗句之中。

“念此乐天语,诚哉辞甚真。”这两句,既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解释,也是全篇的总纲,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乐天”,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曾写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句子,这里用“乐天”二字,正是暗指白居易的这句诗。作者认为隐居者的话是真诚的,因而要“遵行我不倦”。

“遵行我不倦”,“遵行”即遵照执行。“不倦”即不懈。这两句的意思是,隐居者既然这样讲,那么我就一定要做到,决不会感到疲倦。

“治具汝勿嗔”,是说你不要发怒。“汝”,是你们的意思。“治具”,即准备酒菜等物。“嗔”,同“嗔怪”,发怒,生气。这两句意思是,你要按隐居者的吩咐去准备,不要责怪我。

后四句写的是隐居者接待来访的客人,并一起饮酒作乐的情景。

“持炬接迎我”,“炬”,是火把,用来照明引路的。“接迎”,是迎接的意思。这两句是写接待客人的情况。“村醉”,指醉酒的样子。“欹冠巾”,即歪戴帽子,斜插帽子上的簪子。这里指的是喝醉酒后的模样。这两句是写客人醉后的样子,以及主人殷勤款待客人的情况。

通过对隐居者的生活描写,反映了他那种归隐山林、远离官场、寄情山水、享受大自然的乐趣的闲适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