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柘林初静,烟梯不复收。
春蚕吐丝足,工女忌寒休。
翠薄时方献,清泉绪未抽。
闺中能自巧,绣作玉钗头。
诗句解析
1 “露柘林初静”:描绘了柘树林在清晨的露水和阳光中显得格外清新和宁静。
- “烟梯不复收”:暗示着烟雾般的春蚕已经停止吐丝,不再需要梯子来收集丝线。
- “春蚕吐丝足”:强调了春蚕产丝的能力足以满足需求,无需额外的帮助。
- “工女忌寒休”:工女(织女)因为怕寒冷而选择休息,这里可能指的是织布女因气候寒冷而减少生产或休息。
- “翠薄时方献”:翠薄可能是指轻薄的布料,时方则指时间正好适合展示这些布料。
- “清泉绪未抽”:暗示了清水尚未抽出丝线,可能意味着新的工作或任务还未开始。
- “闺中能自巧”:展现了女性在家中的巧手和手艺,能够自行完成复杂的刺绣工作。
- “绣作玉钗头”:用精美的刺绣作品装饰玉钗的头部,展示了女性的精细工艺和审美。
译文与注释
新茧 - 早晨露珠覆盖的柘树林变得安静,烟雾中的春蚕已停止吐丝,不再需要用梯子来收集。
春蚕吐丝足 - 春蚕的产丝能力足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不需要额外帮助。
工女忌寒休 - 因为天气寒冷,织布女选择了休息,这里可能指的是织布女因气候寒冷而减少生产或休息。
翠薄时方献 - 这时翠色的布料正好可以展示出来。
清泉绪未抽 - 清水尚未抽出丝线,意味着新的工作或任务还未开始。
闺中能自巧 - 家中的女子能够巧妙利用自己的手艺,自行完成复杂的刺绣工作。
绣作玉钗头 - 用精美的刺绣作品装饰玉钗的头部,展示了女子的精细工艺和审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典型的农妇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勤劳和智慧的赞扬。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引出了农妇们的辛勤劳作,同时也赞美了她们的智慧和巧手。诗中的意象丰富、色彩鲜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