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
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
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注释】

李舍人:即李嘉佑,唐宪宗朝宰相李吉甫之子。舍人,官名,指中书舍人。

青丝骑:骑着青丝鞍的马。

白面生:指年轻的读书人。

适:通“吃”。

清:清廉。

【译文】

春天的泥泞没有地方去弄,小巷里少有人走动。

忽然有骑着青丝鞍的马的人来,并不是那个白脸书生。

笑着和他聊天,吃的都是家常菜,没有下过厨。

不要叹息我穷得厉害,我们这一行做官的本来很清廉。

【赏析】

《春夜喜雨》是一首七律诗,作于公元81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春天,是作者在剑南郡治所成都任司马时写的。此诗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社会新气象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自然流畅;立意新颖,构思奇特,比喻妥帖,色彩鲜明。

首联两句写景。春雨如油,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使百花盛开,绿树成荫。但春雨却无处落脚,只能落在无路可走的小巷。

颔联两句写人物。诗人惊喜地发现,那骑马而来的,并非那个自视甚高的白面书生,而是一个不相识的青年。这不禁使诗人想起了自己的青年时代。那时,他也曾像那位骑青丝马的青年一样,满怀豪情,一心想干一番事业。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他的抱负始终无法实现。今天,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官员,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因此,当他看到这位骑马而来的青年时,不禁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颈联两句写自己与青年人的对话。诗人与那位骑马而来的青年聊起天来,他们谈的都是一些平常的话题。但是,通过这些平常的话题,诗人感受到了对方的热情和真诚。这种热情和真诚使诗人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他决定请客吃饭。然而,当客人到来的时候,却发现厨房已经空了。原来,客人早已吃完了主人精心准备的美食。

尾联两句写自己的感受。虽然客人已经离开,但是诗人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他深深地感叹自己的贫穷,同时也为那些同样贫穷的人感到庆幸。因为这些人和他们一样,都是清廉自守、勤政为民的好官。因此,他们才能够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新气象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清廉自守、勤政为民的好官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