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得澄心纸,吾尝再有诗。
粗能条本末,不复语兴衰。
堪入右军迹,惭无幼妇辞。
君家兄弟意,将此比乌丝。
韩玉汝遗澄心纸二轴初得此物欧阳永叔又得于宋次道又得于君伯氏子华今则四矣
澄心纸,是一种书写用的宣纸,其质地细腻,颜色洁白如玉。这首诗是作者收到韩玉汝所赠的澄心纸后所写的一首诗。韩玉汝是作者的朋友,他曾经送给作者澄心纸,后来又得到了欧阳永叔和宋次道赠送的澄心纸。因此,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三得澄心纸,吾尝再有诗。
第三得到澄心纸时,作者曾经写过一首新诗。这里的“再”表示重复的意思,说明作者在得到澄心纸之后,又创作了一首新诗。这首诗可能是关于书法艺术的赞美或者是对友情的回忆。
粗能条本末,不复语兴衰。
作者能够清晰地描述出澄心纸的基本特征,但不再谈论它的兴衰变化。这里的“细能”表示能够清楚地描述出澄心纸的特征。而“不复语兴衰”则表明作者已经超越了对书法艺术的肤浅认识,不再关注书法的兴衰变化。这可能意味着作者已经找到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不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
堪入右军迹,惭无幼妇辞。
澄心纸的质地细腻如丝,可以媲美王羲之的《兰亭序》,这让作者感到自豪。然而,作者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无法写出像王羲之那样的优美诗句。这里的“右军”指的是王羲之,他的字迹被誉为天下第一。而“幼妇辞”则是指《兰亭序》中的诗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敬畏和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谦虚态度。
君家兄弟意,将此比乌丝。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两位朋友,他们通过赠送澄心纸来表达对作者的关心和友谊。他们将澄心纸比作王羲之的《兰亭序》,以此来赞扬作者的书法艺术。这种比喻表明了他们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感情和对作者才华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书法艺术和自我反省的抒情诗。通过对澄心纸的描述和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作者展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自省,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