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将一临塞,虏尘无犯边。
卷旗瞻汉地,收马入胡天。
练卒朝营鼓,鸣筝夜峡泉。
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
诗句释义
1 儒将一临塞:这里指的是一位儒雅的将领,他来到边境。
- 虏尘无犯边:这里的“虏尘”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侵犯边境。
- 卷旗:收起军旗,表示部队准备撤回。
- 收马入胡天:收回马匹,进入匈奴的领域。
- 练卒朝营鼓:指士兵在军营里练习鼓点。
- 鸣筝夜峡泉:晚上,士兵们在峡谷里弹奏筝曲,声音传到远方。
- 遥知玉关路:通过歌声或琴声,可以想象出通往玉门关的道路。
- 烽火不须传:不必再传递烽火信号(用于报警),因为敌军已被击退。
译文
儒将来到边境,北方游牧民族不敢侵犯边境。收起军旗,收回马匹,进入匈奴的领域。士兵在军营里练习鼓点,晚上,士兵们在峡谷里弹奏筝曲,声音传到远方。通过歌声或琴声,可以想象出通往玉门关的道路。敌军已经被我们击退,因此不需要再传递烽火信号。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对渭州经略王龙图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战场的描绘和士兵们的训练场景,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忠诚。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对战争结束后和平生活的喜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