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数曾无据,仁人亦莫闻。
很愚多至老,兰桂苦先焚。
不竟千秋恨,还如万里分。
临风一号恸,易散日边云。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裴吴:指唐代裴行俭、吴兢。裴行俭曾官至凤阁侍郎,即宰相;吴兢曾任秘书监,亦为朝廷要职。“二直”指裴行俭与吴兢二人每日上朝的值班时刻。“过门”,指经过宫门。“云凤阁”,指皇帝所居之处。“兰桂”,喻高贵荣华之辈。“先焚”,指早死。
算数曾无据,仁人亦莫闻。
算数:推算数字。“仁人”:有仁德之人。“曾”通“增”。此句意谓:裴行俭与吴兢虽然曾做过宰相、秘书监等高官,但那些数字和仁义的事情却不曾增加一分,而他们两人也早已英年早逝了。
很愚多至老,兰桂苦先焚。
很愚:非常愚笨。“多至老”:一直活到晚年。“苦”:遭受。“兰桂”:比喻显贵荣华。“先焚”:早夭。此言:裴行俭、吴兢两位贤者,一生都很愚笨,直到晚年才死去,他们生前虽为显贵,却最终遭受不幸,早早地离开了人间。
不竟千秋恨,还如万里分。
“不竟”:未能完成。“千秋恨”:千年之后的遗恨。“万里分”:遥远的分离。此言:裴行俭、吴兢二位贤者的遗愿未能实现,他们的遗恨延续了千年,而他们生前所追求的理想,也随着他们一起被远远地分隔在万里之外。
临风一号恸,易散日边云。
“临风”:面对风雨。“一号恸”:号啕大哭。“易散”:容易消散。“日边云”:指太阳周围的云彩。此言:裴行俭、吴兢二位贤者在面对风云激荡时,会忍不住痛哭失声。他们生前追求的理想,就像太阳周围的云彩一样,很容易消散,难以长久留存。
赏析:
本诗是一首悼念名臣名将的挽文。作者在这首诗中对裴行俭、吴兢两位大臣的生平进行了回顾,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两位大臣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诗共四联,每联均以感叹语气开头,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第一联回忆两位大臣在朝廷上的风采,强调他们的才华和地位;第二联则指出他们的才华和地位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反而过早离世;第三联则进一步描绘两位大臣的遗愿未能实现的情景;最后一句则以大自然的景象来象征两位大臣的命运和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位大臣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两位大臣生平的回顾和对他们命运的感叹,展现了作者对于这两位大臣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