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宫醪赐玉尊,今朝持果小黄门。
乾桃熏李非时物,置案盈盘不次恩。
投以赤心思武帝,握同玄璧咏刘琨。
尝闻食奠陈王业,知是豳公几世孙。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殿幕闲兴
前日宫醪赐玉尊,今朝持果小黄门。
乾桃熏李非时物,置案盈盘不次恩。
投以赤心思武帝,握同玄璧咏刘琨。
尝闻食奠陈王业,知是豳公几世孙。
译文:
在古代的宫殿里,我收到了宫廷赐予的玉酒尊。今天,我手持水果,享受着皇家的款待。这些食物虽然不是时节之物,但却被置于案头,显得格外珍贵。我怀着感恩之心,向汉武帝投掷赤心,与刘琨一同手持玄璧,共同吟唱。曾经听闻祭祀奠礼,是为了巩固国家的事业,这让我想起了豳公几代的子孙。
赏析:
本诗通过描述宫廷中的宴会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朝廷恩宠的感激之情。首句“前日宫醪赐玉尊”直接引入主题,点明了诗人收到宫廷赏赐的情景。第二句“今朝持果小黄门”则转向了今日的宴会,诗人手持水果,享受着皇家的招待。这种待遇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地位,也反映了当时皇权的象征意义。
第三、四句中,诗人通过对食物的描述,表达了对皇家恩宠的感念。“乾桃熏李非时物,置案盈盘不次恩”表明,这些并非时令的食物却被置于案头,显示了皇帝的慷慨和尊贵。第五、六句中,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汉武帝和刘琨的敬仰之情。“投以赤心思武帝,握同玄璧咏刘琨”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忠诚能够像武帝那样受到皇帝的赏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刘琨一样,手持象征权力和智慧的玄璧。
诗人再次提及祭祀奠礼,指出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国家的利益。“尝闻食奠陈王业,知是豳公几世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期待,以及对豳公几代子孙的期望。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宫廷宴会的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皇权的敬畏和对朝廷恩惠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氛围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