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西头月,青山北脚云。
夜台无复晓,阴岭有时熏。
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
《李尚书挽词二首》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组诗。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宣城宣城(今属安徽)人。他是北宋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为宋苏拭、苏轼等人所推崇。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伊水西头月,青山北脚云。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在伊水之西头的明月,和在青山之北脚浮动的云。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营造一种静谧、平和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夜台无复晓,阴岭有时熏。
这句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夜台”指的是墓地,这里指死者安息的地方。“晓”通常指天亮,这里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阴岭”指的是山峦,这里可能寓意着山间的云雾缭绕。这句诗通过对比生死、时间与自然的意象,表达了对亡者无尽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庭院的景象,有两把龙形的宝剑被埋在土中,而庭院中的兰花却盛开得香气四溢。这里既体现了生者对亡者的怀念之情,也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顽强和生生不息。
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无奈的情绪。“门下客”指的是门下的学生或下属,这里可能是诗人对逝去的弟子或友人的怀念。“道傍文”可能是指路边的石碑上刻有诗文,这里用来比喻逝者的遗作。这句诗通过对比生前和死后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逝去之人无尽的思念和对未完成事业的遗憾之情。
赏析:
《李尚书挽词二首》是梅尧臣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死亡和友情的深深感慨。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对亡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他的诗作在后世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