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褒中道路难,襄阳直上几重滩。
苍烟古柏汉高庙,落日荒茅韩信坛。
出水槎头一丝挂,穿虹雨脚两桥残。
土风大抵如南国,期会先时俗自安。
诗句解析
1 莫问褒中道路难:
- “莫问”表示不要考虑,“褒中道路难”指的是前往褒中(今陕西褒城)的道路困难重重。
- 襄阳直上几重滩:
- “襄阳”指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市,“直上几重滩”形容从襄阳直上山间多处险滩。
- 苍烟古柏汉高庙:
- 这句描述了汉高庙的景色,“苍烟”和“古柏”描绘出了庙宇周围的景象,而“韩信坛”则可能暗示了历史人物韩信的遗迹或故事。
- 出水槎头一丝挂:
- “出水槎头”指水边的木筏或其他水上交通工具,“一丝挂”形容其细长且脆弱。
- 穿虹雨脚两桥残:
- “穿虹”可能是指桥梁或建筑,“雨脚”指雨水落下的样子,“两桥残”意味着桥梁在大雨中受损严重。
- 土风大抵如南国:
- 这句表达了对当地风俗习惯的观察,认为当地的风俗和文化特点类似于南方地区的风格。
- 期会先时俗自安:
- “期会”意为约定或会议,“先时俗自安”意指根据当地习俗提前做好准备,使事情顺利进行。
译文及注释
送李中舍袭之宰南郑
莫谈褒中的山路难走,襄阳直上山势险峻。
古老的松柏环绕着汉高庙,夕阳西下荒废的韩信坛。
木筏上的一根线缆挂着水,横跨两岸的彩虹般的桥梁已残破。
这里的风俗大致和南方相似,提前做好准备自然安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南郑地区风土人情的深刻理解。首句“莫问褒中道路难”,既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认识,也暗示了诗人对此次行程的重视和期待。接下来的诗句则细腻地描绘了南郑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特别是“苍烟古柏汉高庙”,不仅让人感受到古代建筑的庄严与沧桑,也引发了对历史的遐想。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南郑的地理特色,又传达了诗人对于当地文化传统的尊重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