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门隐者我未识,一见君诗如已奭。
岁月任随人事迁,此身不动云生壁。

【注释】

  1. 永叔:指北宋文学家苏辙。琅琊山,在今山东临沂北。
  2. 归云洞:在山东琅琊山中,洞口有石壁,状若云彩,故名。
  3. 隐者:隐士;隐居山林的人。
  4. 君诗如已奭(shì):“君诗”即指苏辙的《归云洞》,“已奭”是说这首诗像一把利剑,一下子刺破了你心中的隐秘,把你隐藏在山林中的隐士身份给揭示出来了。
  5. 岁月任随人事迁:岁月可以随着人的心意而改变,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岁月。
  6. 此身不动云生壁:此身,这里指自己。“不动”,是说诗人的心志坚定,不随波逐流,不为外物所动。“云生壁”,是说诗人的心灵纯洁高远,像云一样飘浮在空中,不受任何污染。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归云洞的诗。作者苏辙与友人游历归来,经过归云洞时,见洞内壁上题有苏辙的诗,于是想起了自己的身世和心志,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松门隐者我未识,一见君诗如已奭。”意思是说,我还没有见过这个隐者,但一看到苏辙写的这首《归云洞》,就像被一把利箭射中了一样。这句诗用“已奭”来形容自己内心的震动。“松门”是指归云洞所在的山。这两句写登山观景后,突然领悟到了苏辙对自己心志的描述,仿佛看到了隐者的真面目。
    颔联“岁月任随人事迁,此身不动云生壁。”意思是说,岁月可以随着人的心意而改变,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岁月。这里的“此身”指的是自己的心态和志向,“云生壁”比喻自己的思想纯净高远,不受世俗污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与隐者的不同之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隐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