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心中光皪皪,不作秋蟫缘简策。
八月乘风入会稽,镜湖细浪鱼吹白。
新除戚里外诸侯,况喜上宾开右席。
明月楼中吸玉笙,青山影里森朱戟。
禹穴渊深入地流,秦望峰高插天碧。
朝暮樵溪不见人,往来梅市空馀迹。
墨池科斗作虾蟆,道士鹅群谁更易。
摩灭应多著者稀,但游莫用论今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所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越州风光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解读与译文
- 知子心中光皪皪,不作秋蟫缘简策:
- 这句话描述了杨明叔内心的光明和坚定,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知子心中光”意味着他的内心像明灯一样明亮,”不作秋蟫缘简策”则表达了他不为外界的小事所影响,保持自己的本色。
- 八月乘风入会稽,镜湖细浪鱼吹白:
- 描述了八月的某一天,作者乘坐船只沿着秋风来到了越州的会稽山,看到了镜湖上的细浪和被风吹得泛白的鱼。这里的“镜湖细浪”,形容湖面波纹细腻,“鱼吹白”则形象地描绘了鱼身因波浪而变白的景象。
- 新除戚里外诸侯,况喜上宾开右席:
- 这里提到了新的任命,使得原本的戚里的外诸侯得到了晋升或重视,甚至有机会坐在主宾的位置。”上宾”在古代是指尊贵的客人,这里比喻新任命的人的地位提升。
- 明月楼中吸玉笙,青山影里森朱戟:
- 描述了月夜下的情景,人们在明亮的月光下吹奏玉笙,同时青山的影子里矗立着朱红色的戟。”明月楼中”指的是有月光照亮的楼阁,”吸玉笙”暗示着音乐的美妙和清澈,”朱戟”则可能是指楼阁中的装饰物。
- 禹穴渊深入地流,秦望峰高插天碧:
- 这两句诗描绘了越州的两大名胜:禹穴和秦望。”禹穴”指的是大禹治水的洞穴,”渊深入地流”形容其深不见底;”秦望峰高插天碧”则描绘了秦始皇登山观日出的地方,山峰高耸,直插蓝天。
- 朝暮樵溪不见人,往来梅市空馀迹:
- 描述了早出晚归的樵夫在溪边行走,但不见有人;同时,梅市也显得空荡荡的,只有过去的足迹。这里的”樵溪”和”梅市”都是越州的地方名称,反映了当地的生活场景。
- 墨池科斗作虾蟆,道士鹅群谁更易:
- 这两行诗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越州的自然美景。”墨池科斗”形容池塘中的蝌蚪在水中游动,形成各种图案;”道士鹅群谁更易”则可能是说道士们养的鹅群体中,有的更加灵活可爱。这两句诗展现了越州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风貌。
- 摩灭应多著者稀,但游莫用论今昔:
- 这是诗人对越州美景的感慨,强调虽然这些美景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但它们的存在却是宝贵的,值得我们珍惜并享受当下。”摩灭”在这里可能是指美景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或消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越州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诗人陈棣以简洁的文字捕捉了越州的美景和人文特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越州美景的喜爱,也传达了对时光流转、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