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原野枯,连山起狂烧。
高焰过危峰,飞火入遐峤。
玉石被焚灼,谁能见辉耀。
猿猱失轻捷,亦不暇相吊。
长风又助恶,怒号生万窍。
炎炎赤龙奔,划划阴电笑。
愿倾寒江潮,势逆难沃浇。
愿倾天河水,虽顺云衢遥。
青松心已烂,蔓草根未焦。
小农候春锄,寒客失冬樵。
谁知兼并子,平陆闲肥饶。
不易天地意,长养非一朝。
【解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以博阳山火为喻,借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全诗四联,首联写博阳山火,二联写山火扑灭后的景象和影响,三联写山火对自然万物的影响,末联写诗人的感慨之情。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情感等。
【答案】
十月原野枯,连山起狂烧。
高焰过危峰,飞火入遐峤。
(译文)十月里,原野一片枯黄,连片的山峰被大火燃烧着。
高高的火焰越过了险峻的山峰,飞向那遥远的深山。
玉石被烧毁灼烁,谁能见到它们的光彩呢?
猿猱失去了轻盈敏捷的动作,也来不及互相慰问。
长风又助长了这场大祸,怒号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
炎炎赤龙奔突,划划阴电笑谑。
愿将寒江潮水倾倒,势难浇灌这灾情。
愿将天河水倾泻而下,虽顺着云层远去也不愁。
青松心已经烂掉,蔓草的根还未焦糊。
小农等待春天来锄田,寒冷的游客失掉了冬天的柴薪。
谁知道兼并之徒,竟在平陆上养肥了野兽?
不易天地的心意,生长养育它不是一朝半夕的事情。(注释:比喻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