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老石连潭,潭深烟翠入。
群鱼石下游,独鸟潭上立。
泉暖草长绿,山高风自急。
徘徊兴不穷,苔屐云沾湿。
【注释】
过:经过。小石潭:地名,在今湖南桂阳县西四十里。潭,深水坑。树老:树木枯朽。连潭:与水面相连。潭深烟翠入:烟雾笼罩着潭水,显得幽深迷蒙。烟:雾气。翠:青绿色。潭:水深的坑洼。群鱼石下游:群鱼儿在水中游动。群:众多的意思。独鸟潭上立:一只鸟儿孤独地站在潭边。独:独自地。鸟:指山间飞过的野鸟。潭上:水中。立:站立,栖息。
泉暖草长绿,山高风自急。
泉水温暖,草根生长得很茂盛。山高风也很大,吹得树叶沙沙作响。泉暖:泉水温暖。泉:泉水。草长绿:草根长出绿叶。草:草木。山高:山势高峻。风自急:风吹得非常猛烈、急促。
徘徊兴不穷,苔屐云沾湿。
徘徊:徘徊不定。兴不穷:兴致很高,没有止境。苔屐云沾湿:苔藓鞋上的泥土被雨水淋湿了。苔屐:用苔藓做的鞋。云:云雾。沾湿:被雨淋湿。
【赏析】
《过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永州时期所作。这是一篇山水游记,作者通过对小石潭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对恬淡生活境界的向往之情。此文写景细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第一段写小石潭的景色,以景衬人。先写潭水的深邃,烟霭蒙蒙,一片迷茫;再写群鱼在水下游来游去,独有一只鸟在潭中独立。第二段写潭边的环境和景象。第三段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作者感叹自己不能像那孤鸟一样独立于高高的山岩之上,而是感到一种孤独和寂寞。第四段写自己的感受,即“兴”。第五段写自己的行为,即“徘徊”。第六段写自己的结果,即“云沾湿”。
全文语言平实,但意蕴深厚,情感真切。柳宗元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充满生气;同时,又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之中,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