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朝,一暮复一旦。
与子相经过,少会不言散。
我心终未极,岁月忽云晏。
嘶马思长道,孤鸟逐前伴。
驾言慕俦侣,怀抱若冰炭。
南临白水湄,风雪振高岸。
意恐慈母念,疾驰节已换。
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
弊裘一以缝,征尘一以浣。
而我客大梁,衣垢自悲叹。
【注释】
谢师:指谢安。南阳:晋代人谢安,隐居在河南的南阳,世称谢安为南阳谢氏。效阮步兵:效法阮籍的旷达放逸。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崇尚老庄,超然物外,有“竹林七贤”之称。效阮步兵,就是效法阮籍旷达不羁、纵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一日复一朝,一暮复一旦: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夜,形容日子过得很快。一日复一朝,一天又一天;一暮复一旦,一夜又一夜,形容日子过得很快。
与子相经过:和你一同经过。
少会不言散:见面不多说就分开了。
我心终未极:我的心情始终不能达到极点。
岁月忽云晏:岁月忽然变得和煦宜人。
嘶马思长道:骑马奔驰在漫长的道路上。
孤鸟逐前伴:一只孤独的鸟追随在前边同伴的后面。
驾言慕俦侣:驾车表示想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怀抱若冰炭:怀抱就像冰和炭那样冷热悬殊。
南临白水湄:向南靠近白水边。
风雪振高岸:风雪吹打在高耸的岸边上。
意恐慈母念:担心母亲想念着我。
疾驰节已换:迅速奔跑,车马已经换了。
解剑登北堂:解下了佩剑登上北堂。
幼妇笑粲粲:年轻妇女笑着很灿烂。
弊裘一以缝,征尘一以浣:破旧的皮衣用它补缀,被征召的尘土用它洗净。
而我客大梁,衣垢自悲叹:我客居在大梁,衣服脏得让人悲哀叹息。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时年48岁。当时他居住在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正赶上北方战事吃紧,朝廷征召他入京任司徒左长史,并兼记室,但因母亲年纪大了,不便远行,便作此诗以抒怀。
全诗四十六句,分为八组:
第一组:“一日复一朝,一暮复一旦。” ——时光飞逝,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夜,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也暗喻人生如梦。
第二组:“与子相经过,少会不言散。” ——与你一同经过,相见不多说就分开了。
第三组:“我心终未极,岁月忽云晏。” ——我的心愿始终无法实现,岁月忽然显得和煦宜人。
第四组:“嘶马思长道,孤鸟逐前伴。” ——驱马奔驰在漫长的道路上,一只孤独的鸟追随在前边的同伴后面。
第五组:“驾言慕俦侣,怀抱若冰炭。” ——驾车表示想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怀抱就像冰和炭那样冷热悬殊。
第六组:“南临白水湄,风雪振高岸。” ——向南靠近白水边,风雪吹打在高耸的岸边上。
第七组:“意恐慈母念,疾驰节已换。” ——担心母亲想念着我,迅速奔跑,车马已经换了。
第八组:“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弊裘一以缝,征尘一以浣。” ——解下佩剑登上北堂,年轻妇女笑着很灿烂,破旧的皮衣用它补缀,被征召的尘土用它洗净。
这首诗写诗人在邺中与友人相聚而欲别之情。从“一日复一朝,一暮复一旦”,“与子相经过,少会不言散”,到“疾驰节已换”,都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而“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弊裘一以缝,征尘一以浣”,既写了离别后的思念,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