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
呕血逾数升,几不成病肺。
上念父母老,下念妻儿稚。
不死常抱疴,于身宁自贵。
樊子来劝我,止饮良有谓。
公复遗我诗,责我词甚毅。
指以年齿衰,非酒何养气。
春饮景可乐,夏饮暑可避。
秋饮心忘愁,冬饮暖胜被。
醉歌人不怪,醉言人不忌。
在酒功实多,止酒酒何罪。
假如寿九十,今子已半世。
不饮徒自苦,未必止为利。
胡汨妄与真,恐乖达者意。
屈原吟泽畔,方悟独醒累。
子居今之时,安免人病议。
是以告子勤,子守亦谬计。
我读才一过,不觉颜起愧。
自兹愿少饮,但不使疾炽。
书此以谢公,公言诚有味。
这首诗是王待制劝我少喝酒,我谢他。
【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
“前因”指的是我以前因为饮酒过多而感到身体不适。这里的“饮酒多”是指我经常过度饮酒。“伤营卫”则是指这种过度饮酒对身体的损伤。
【呕血逾数升,几不成病肺。】
“呕血逾数升”表示我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已经有好几次吐血了。“几不成病肺”则是说我的健康状况已经到了极点,几乎已经失去了健康的身体。
【上念父母老,下念妻儿稚。】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牵挂和对妻子儿女的关心。”上念父母老”意味着他常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年纪大了;”下念妻儿稚”则是说他总是担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还在年幼。
【不死常抱疴,于身宁自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自己不死亡,那么就会一直生病,而这样对自己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这里的“疴”指的是疾病。”宁自贵”则是说即使自己有财富和地位,也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樊子来劝我,止饮良有谓。】
“樊子来劝我”是说有人(可能是朋友或者熟人)来劝我不要再喝酒了。”止饮良有谓”则是说这个人劝我停止饮酒的理由。
【公复遗我诗,责我词甚毅。】
这里的“公”指的是王待制。王待制再次给我写信,信中责备我的话很严厉。
【指以年齿衰,非酒何养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年纪大了,所以需要通过喝酒来补充营养。”年齿”指的是年龄,”养气”则是一种养生的方法。
【春饮景可乐,夏饮暑可避。】
这句话描述了在不同季节中喝酒的好处。”春饮景可乐”是指在春天喝美酒会让人心情愉快;”夏饮暑可避”则是说夏天喝凉茶或冷饮可以帮助消暑避暑。
【秋饮心忘愁,冬饮暖胜被。】
这句话描绘了在秋天、冬天喝酒的不同感受。秋天的时候可以忘记忧愁;冬天的时候,温暖的饮料比被子还要舒适。
【醉歌人不怪,醉言人不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醉酒后唱歌不会被人怪罪,说话也不会受到限制。这是对酒文化的赞美,也是对人们宽容态度的认可。
【在酒功实多,止酒酒何罪?】
这句话强调了酒的作用,同时也在反问为什么戒酒会被认为是有罪的。
【假如寿九十,今子已半世。】
这里的”假如寿九十”是对酒的赞美,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活到九十岁,那么现在他已经度过了一半的人生了。
【不饮徒自苦,未必止为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不喝酒可能会让身体感到痛苦,但这并不一定是为了追求利益。
【胡汨妄与真,恐乖达者意。】
这句是说胡言乱语地认为喝酒有益,这恐怕违背了真正懂得养生的人的想法。
【屈原吟泽畔,方悟独醒累。】
这句话引用了屈原的故事,屈原在楚怀王时期因为直言进谏而被流放,他在楚国的边远地区(泽畔)生活,独自清醒地面对困境。这是对那些坚持原则、不畏艰难的人的一种赞美。
【子居今之时,安免人病议。】
这里的”子”指的是作者自己。这句话是在说,处在当今这个时代,很难避免被人议论是非、评价得失。
【是以告子勤,子守亦谬计。】
这里的”以告子勤”是指告诉别人要勤勉,”子守亦谬计”则是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策略。
【我读才一过,不觉颜起愧。】
这里的”读才一过”是指阅读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当读完后还是感到有些羞愧。
【自兹愿少饮,但不使疾炽。】
这里的”自兹愿少饮”是指希望减少饮酒的次数,但并不完全停止;”但不使疾炽”则是说这样做是为了不让身体的疾病进一步恶化。
【书此以谢公,公言诚有味。】
这句话是说写这封信是为了感谢王待制的建议,他的言辞很有味道,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