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上水容暖,野中寒吹横。
行塘人已晚,吟步日难更。
冻地坼枯龟,断冰流破镜。
王都且不远,乐此林泉性。
诗句原文:
潭上水容暖,野中寒吹横。
行塘人已晚,吟步日难更。
冻地坼枯龟,断冰流破镜。
王都且不远,乐此林泉性。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翻译:
潭上水色温暖,野中寒风凌厉。
行走在小池塘边的人已经很晚了,我继续吟咏着,觉得时间难以停留。
地面结冰裂开像乌龟壳,冰面断裂如同破碎的镜子。
京都并不遥远,我乐于享受这山林间的宁静与闲适。
译文注释:
- 潭上水容暖:水面上的温度温暖。
- 野中寒吹横:野外的冷风吹来。
- 行塘人已晚:在池塘边行走的人已经傍晚了。
- 吟步日难更:我继续吟诗,但太阳已经落山,不易再继续。
- 冻地坼枯龟:地面上的冰裂开了,像乌龟壳一样。
- 断冰流破镜:冰面上出现了裂缝,像破碎的镜子。
- 王都且不远:京城并不遥远。
- 乐此林泉性:乐于享受这种山林间的闲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季节中,漫步在西湖边的情境。通过对天气、环境以及个人感受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潭上水容暖”,便点出了冬日湖面的特殊景象,为下文的描写打下基础。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湖边行走的情景,以及由于天气寒冷而感到的不适,如“行塘人已晚”和“吟步日难更”。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体现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的坚持和勇气。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自然现象的具体描绘,“冻地坼枯龟”形象地表现了地面因冻结而裂开的情况,“断冰流破镜”则生动地描绘了冰面因破裂而出现裂痕的景象。这样的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冬天的氛围。而整首诗的结尾,“王都且不远”,则透露出作者对于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珍视。
《和仲文西湖野步至新堰二首·潭上水容暖》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首诗不仅是对西湖美景的赞颂,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思考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