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所好者,熟已识头角。
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
我初见韩子,蜿蜒喷雷雹。
子复蛟龙文,气象不可捉。
畏怀但惊顾,得与前事较。

【注释】

吴冲卿:即吴融,字子华,今四川蓬安人。韩持国:韩偓,字君章,一作韩道州,唐代诗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韩”,是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词人。韩愈曾说:“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渐愧前贤。”

卷:指韩偓的《赠吴冲卿》(即吴融)诗一卷。

叶公:传说中的叶公好龙,比喻对人的才能和品德有很高的评价。熟:熟悉,了解。已:已经。识:知道。头角:比喻人开始显露才华或能力。

一日:有一天。真物:真正的事物。来:出现。骇汗:吓得汗流浃背。沛(pèi):大雨滂沱的样子。渥(wò):湿透,润泽。

我初见韩子:我第一次见到韩偓。韩子,指韩偓。文:文章,这里指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蜿蜒喷雷雹:形容气势如龙,声势浩大,像下雨打雷一样。蜿蜒,曲折盘绕。喷,喷射。雷,指打雷。雹,一种冰粒,俗称雹子。

子复蛟龙文:你的文章如同蛟龙一般。复,又,代指韩偓的文章。蛟龙,传说中能变化、游动的水族。

气象:文章的气势和风格。不可捉:无法捉摸。

畏怀:恐惧的心情。但:但是。惊顾:惊吓而回头张望。

得与前事较:能够与以前的事情进行比较。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吴融在得到韩偓的一首长诗后写下的谢诗。韩偓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文辞藻富丽,感情丰富,被后人誉为唐代四大名僧之一。韩偓的这首长诗写得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给吴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吴融便写了这首诗作为酬答。

首句“叶公所好者,熟已识头角”,意思是说叶公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呢?他已经很了解了,并且已经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叶公,春秋时期楚国大臣沈诸梁的儿子沈诸梁喜欢白猫,而他的孙子沈诸梁则偏爱黄猫。后来,叶公问孔子说:“我的喜好是什么?”孔子答道:“您喜欢的是猫吧。”叶公说:“不错。”又问:“那么,您的喜好是什么呢?”孔子回答道:“君子的喜好是正直。”叶公说:“没错。”孔子又说:“那么,您还有什么其他喜好呢?”叶公回答道:“我没有什么其他喜好。”孔子听后,笑着说:“一个人有了正确的爱好,就会不偏袒于任何一方,也不会因为小利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和操守了。”叶公听了这话以后,就更加明白了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所以,这里的“叶公”实际上是指诗人自己,也就是吴融自己。“熟已”是“很、非常”的意思;“已”同“以”,介词,用在这里表示目的状语;“识”是“识别”,“头角”是比喻人才或事物显露出来的才能和特点。这句的意思是说,诗人自己对于文学的热爱和才能是非常熟悉的。

接下来是第二句“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意思是说有一天真的事物出现了,让诗人感到惊恐不安,甚至汗流浃背。这里的“真物”指的是韩偓的诗篇,“一日”指的就是这一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在这一天终于见到了韩偓的诗篇,他对于韩偓的才情感到十分惊讶和震撼,以至于浑身发抖、汗水浸透了衣服。“骇”是“害怕”、“恐惧”的意思;“汗沛”是形容汗流得很大的意思;“沛”通“霈”,意为雨大而多,也用来喻指汗流得很多。

接着是第三句“我初见韩子,蜿蜒喷雷雹”,“我初见”指的是诗人第一次见到韩偓的时候,韩偓当时正处在气势磅礴、声势浩大的状态之中,好像在喷发着雷电般的力量一样。“蜿蜒”是弯曲曲折的意思;“喷雷”是形容气势像喷发雷电一样猛烈;“雹”是一种冰粒,俗称雹子。“文”是这里指韩偓的诗。这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第一次见到韩偓时,他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蛟龙,在喷发出雷电般的力量一样。这里的“文”就是“文章”,也就是韩偓的诗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韩偓的诗歌具有强大的气势和风格。

下面一句“子复蛟龙文,气象不可捉”,说的是韩偓再次吟诵自己作品时,他的诗篇展现出的那种令人难以揣摩的气势和风格。这里的“子”指代韩偓,意思是说韩偓再一次吟诵了自己的诗歌。这句的意思是说,韩偓的诗歌具有强大的气势和风格,这种气势和风格是无法被人们抓住的。这里的“捉”有把握、理解的意思。

第四句“畏怀但惊顾,得与前事较”,“畏怀”是畏惧、担心的意思;“惊顾”是惊吓而回头张望的意思;“与”同“予”;“前事”是指前面的事情或者以前的事迹。这四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因为畏惧而感到震惊、担心不已,因此回头张望,只能通过诗歌来和过去的事情相比较。这里的“事”是指过去的事情或以前的事迹。整首诗的意思是说,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深深地领悟到了韩偓诗歌的意境和魅力,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赞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