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光隔河明,入照桑柘下。
皋垄生麦苗,青青尚堪把。
远见牛羊归,相亲童稚野。
醉歌秋草间,颇与世家寡。
川上田家
斜光隔河明,入照桑柘下。
皋垄生麦苗,青青尚堪把。
远见牛羊归,相亲童稚野。
醉歌秋草间,颇与世家寡。
译文
隔着河水的斜射光芒明亮,照射下桑树榆树的下面。
长着青苗的田地垄头,绿油油的麦苗可以拿来当拐杖。
远远看见牛羊归来,亲切地和牧童放羊的小孩子一起嬉戏。
在秋天的草丛中醉酒高歌声,颇有些像古代隐逸之人。
赏析
《川上田家》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农村景色: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江边的小路上,穿过小树林的缝隙,洒在稻田、菜地里。诗人用“斜光”二字,生动地刻画出落日余晖的柔美情态;而“入照桑柘下”则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光辉透过树隙,斑驳地洒在桑树下的情景。接着写田野上的麦田,那茂盛的麦苗仿佛给农民提供了拐杖。这两句以“明”“下”作结,形象地写出了夕阳的明亮和照耀的范围,使整个画面都显得那么和谐。
第三句写远处牧场,诗人的视线越过了近处景物,看到了远处牧场上牛羊的踪影。“亲”字表明了诗人对牧童的喜爱之情。“相亲”一词,既表达了诗人与儿童的亲切关系,又表现出诗人对他们天真无邪、纯朴可爱的喜爱。
第四句写诗人听到牧童的歌声,便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们中间去。“野”字表现了诗人与牧童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在大自然中的自由自在。最后两句诗人在秋草之间饮酒高歌,陶醉其中,完全忘记了世间的纷扰和世事的变迁。这里的“寡”字,既指诗人远离尘嚣的闲适生活,也指他对世事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