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注释: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竹林风景画,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西南产修竹”,诗人开篇就点明了地理位置和竹子的特性。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宜竹子生长。这里的竹子长得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二句“色异东筠绿”则是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颜色和质地。东筠指的是东方的竹子,而这里的竹子颜色更加翠绿,质地也更为坚韧,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三句“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比作女子的嘴唇,既突出了竹子的美丽,也增添了一丝诗意。而“引枝宜凤宿”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仿佛凤凰栖息在竹子上一般,显得格外高贵优雅。
最后一句“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则是强调了竹子的坚韧不屈。无论被移植到哪里,它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就像生活在深深的山谷之中一样。这不仅是对竹子生命力的赞扬,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的体现。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