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鱼之下,曾不享佳宾。
又嫌太健滑,治洗烦庖人。
煎炙亦苦腥,未尝辄向唇。
江侯昔南官,家膳无此珍。
昨日邀我餐,下箸胜紫鳞。
乃知至贱品,唯在调甘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情感,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本诗每句都有注释,翻译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如:“泥鳅鱼之下,曾不享佳宾。”中“泥鳅”是关键词,“泥鳅鱼”是泥鳅鱼的别称;“曾不”是关键词,“未尝”是未尝过的意思,“佳宾”是贵宾的意思;“家膳无此珍”是关键词,“家膳”是家常饭食,“此珍”是珍贵的食品;“昨日邀我餐”是关键词,“昨日”是昨天,“邀”是邀请,“餐”是吃饭;“下箸胜紫鳞”是关键词,“箸”是筷子,“紫鳞”是指美味可口的菜肴。最后一句要注意“乃知至贱品,唯在调甘辛”的意思是:才明白这最不起眼的泥鳅味道鲜美,是因为调味恰到好处。“调”是调味的意思,“甘辛”指酸甜的味道,“惟在”是只有,“唯”是只。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江邻几馔鳅的外形特征和食用感受。前四句写泥鳅的外形与口感,后四句写自己对于泥鳅的欣赏。首联点明泥鳅的身份,二联写泥鳅的外形特征,三联写泥鳅的口感,末联写自己对于泥鳅的欣赏,表达了自己对于美食的喜爱之情。
【答案】
①泥鳅鱼之下曾不享佳宾。译文:泥鳅鱼之下曾经没有被当作贵宾享用。②又嫌太健滑治洗烦庖人。译文:又嫌它太强健滑腻,需要厨师费尽心思去烹调。③煎炙亦苦腥,未尝辄向唇。译文:煎煮烹炸也苦味浓,没有尝过就不敢往嘴边送。④江侯昔南官家膳无此珍。译文:江邻几当年南官任上,家里膳食里是没有这等美味的。⑤昨日邀我餐下箸胜紫鳞。译文:昨天请我来吃饭,吃一口胜过那紫色的龙肉。⑥乃知至贱品唯在调甘辛。译文:才知道这最不起眼的食物,只是在于调味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