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
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
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
初疑巨灵勇擘华,不比将军能聚米。
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
又将馀力作修竹,石上数茎风撼玉。
叶斜枝亚寒声尽,节老根狞生意足。
何须践苔眠绿阴,然后始为嵇阮公。
三贤歌咏已见意,舞女不须频整簪。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感受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赏析以及注释:

诗句解析:

  1. 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赢。
  • “终南”指终南山,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
  • “下临长安城”指的是诗人从高处俯瞰长安城的景象。
  • “峻栏”“高槛”形容建筑的高大与坚固。
  • “黄金赢”可能是指装饰华丽,金光闪闪。
  •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俯瞰长安城的壮观景象。
  1. 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
  • 嵩山在河南登封市境内。
  • “亦”表示也。
  • “洛阳陌”指的是洛阳的街道。
  • “鲜车”指华丽的车辆。
  • “怒马”意味着马匹奔腾。
  • 注释:诗人提到距离嵩山不远的洛阳,那里的道路两旁有华贵的车马。
  1.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
  • “大梁”指今天的开封市,历史上的汴梁。
  • “平广”意味着广阔平坦。
  • “匝”意为环绕。
  • “云峰”指的是远处的山峦。
  • 注释:诗人描述大梁城周围辽阔无垠,连远处的山峦都难以尽收眼底。
  1. 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
  • “其间”指这之间、这之中。
  • “高趣”指的是高雅的境界或乐趣。
  • “扫室”意为清扫房间。
  • “呼工”可能是指请工匠进行修缮。
  • 注释: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这种高雅境界的欣赏和向往。
  1. 初疑巨灵勇擘华,不比将军能聚米。
  • “初疑”表示开始怀疑或猜想。
  • “巨灵”指巨大的神祇或巨人。
  • “勇擘华”形容力量之大到能够轻易地劈开美丽的花朵。
  • “聚米”比喻用极其微小的力量聚集成巨大的东西。
  • 注释:诗人开始以为这样的壮举是不可能的,后来发现并非如此。
  1. 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
  • “暗雨轻烟”形容室内的氛围。
  • “如脂”指像油脂一样黏稠。
  •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室内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1. 又将馀力作修竹,石上数茎风撼玉。
  • “又”表示再次。
  • “余力”指剩余的力量。
  • “修竹”指修长而笔直的竹子。
  • “石上”指的是石头上。
  • “风撼玉”形容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如同玉器碰撞一样清脆悦耳。
  • 注释:诗人想要借助自己的余力种下几根修长的竹子,并在石头上看到它们随风摇摆,发出悦耳的声音。
  1. 叶斜枝亚寒声尽,节老根狞生意足。
  • “叶斜枝”指的是树叶倾斜,树枝弯曲。
  • “寒声”可能是指秋天落叶时发出的声响。
  • “节老根”可能指树干因年代久远而变得粗糙。
  • “狞”可能是指狰狞、强悍的样子。
  • “生意”指生命活力。
  • 注释:诗人描绘了一种坚韧且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即使是岁月流逝,树木依然生机勃勃。
  1. 何须践苔眠绿阴,然后始为嵇阮公。
  • “何须”表示不必、不需要。
  • “践苔眠绿阴”形容在青苔上休息,享受绿色荫凉。
  • “嵇阮公”指的是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嵇康和阮籍。
  • 注释:诗人认为,没有必要等到拥有了足够的财富才去隐居,而是要在现在就开始追求那种远离尘嚣的生活。
  1. 三贤歌咏已见意,舞女不须频整簪。
  • “三贤”可能指的是三位贤者或三位杰出的人物。
  • “歌咏”指吟唱诗歌来表达思想感情。
  • “意”可能是指心意、意境。
  • “频整簪”指频繁整理发髻。
  • 注释:诗人认为,已经有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态度的看法,所以舞女就不必再频繁整理发髻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