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颠坠。
如何岩石上,来坐自安意。
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雪窦山

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颠坠。

如何岩石上,来坐自安意。

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

注释:

和:和诗。

昙颖师:指昙颖法师。

四明:今浙江宁波鄞州区,地处浙江东端。

雪窦山:在宁波市奉化区,是著名的名山之一。

危:危险、不安定。

衽席:席子。这里代指床榻。

颠坠:翻覆坠落。

岩石上:指山岩之上。

安意:安心、宁静。

能谕:能够明了。

寤(wù):醒着的时候,指白天。寐(mèi):睡着的时候,指夜晚。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雪窦寺的颂扬之作,也是对昙颖法师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对雪窦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对昙颖法师的敬仰之情。

首联“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颠坠。如何岩石上,来坐自安意。”描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身体上的不稳定,以及他在岩石上找到的安慰。这里的“危”字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也体现了他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而“自安意”则是诗人在困境中找到的一丝安慰和宁静。

颔联“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他认为佛教教导人们明了生死的真谛,无论是在清醒的时候还是在睡眠中,都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颈联“如何岩石上,来坐自安意。”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雪窦山上的感悟。他坐在岩石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也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雪窦山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佛教教义的认同。

尾联“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和总结。诗人通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实践,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他不再被生死问题所困扰,而是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这种境界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