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遗逸野人家,石磴崎岖阁道斜。
犬吠人行都不问,杉篱空掩刺桐花。
祁门道中即事
古来遗逸野人家,石磴崎岖阁道斜。
犬吠人行都不问,杉篱空掩刺桐花。
注释:
古来遗逸野人家:自古以来,隐居的山野人家。
石磴:石头铺设的台阶。
崎岖阁道斜:指山路崎岖,弯弯曲曲地延伸。
犬吠人行都不问:狗叫和人走路的声音都听不见,表示与世隔绝。
杉篱:杉木编成的篱笆。
空掩刺桐花:空空的篱笆掩映着刺桐花。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清远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观察和描绘,把人们的视线引向那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诗中没有直接赞美自然景色的美丽,而是从侧面烘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首句“古来遗逸野人家”写山居的隐逸之趣。这一句看似平常,却蕴含深远的意味。它不仅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山中,而且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山居生活远离城市喧嚣,远离名利场,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
“石磴崎岖阁道斜”进一步描绘了山间小路的曲折蜿蜒。这句中的“石磴”和“阁道”都是对山路的描绘,而“崎岖”则形象地表现了山路的陡峭难行。这样的山路,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曾经行走过的路途,以及沿途的风景。
“犬吠人行都不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漠视和内心的宁静。诗人似乎对周围的一切毫不关心,只是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这种态度,让人感到他仿佛已经与世隔绝,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隐士。
最后一句“杉篱空掩刺桐花”,则是对诗人所在环境的具体描写。杉木编成篱笆,刺桐花盛开其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空掩”二字,既写出了刺桐花盛开的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欣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