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云梯彻上层,回头自觉欲飞腾。
频来不是尘中客,久住偏宜物外僧。
下寺钟声沈地底,前峰塔影落阶棱。
凭阑未尽吟诗兴,却拟乘闲更一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诗题是《题明州塔院》。明州即今天的浙江宁波,这座塔就是著名的天封塔,建于公元842年,为六和塔的姊妹塔。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步步云梯彻上层,回头自觉欲飞腾。
“步步云梯”形容塔的构造高耸入云,仿佛是一步步登天的阶梯。“彻上层”表示已经到达了塔的最高层。“回头自觉欲飞腾”则是表达了诗人登塔后的一种感受,他回首望去,觉得自己好像要腾空而起。这里的“自觉”意味着诗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像鸟儿一样振翅高飞。
频来不是尘中客,久住偏宜物外僧。
“频来”表示诗人经常来此,“不是尘中客”说明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而“久住偏宜物外僧”则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状态更适合出家修行的僧人。这里的“宜”字表达了一种适宜性,说明在这里居住更加合适。
下寺钟声沈地底,前峰塔影落阶棱。
“下寺钟声沈地底”描述了钟声深沉地回荡在地下,给人一种深远悠扬的感觉。“前峰塔影落阶棱”则描绘了塔的影子落在台阶上的情景,显得格外清晰。这句诗通过对声音和影子的描述,展现了塔的宏伟与壮观。
凭阑未尽吟诗兴,却拟乘闲更一登。
“凭阑未尽吟诗兴”意味着诗人站在栏杆旁,仍然沉醉于吟诗的乐趣之中,不愿离去。“却拟乘闲更一登”则是说诗人计划在闲暇之余再次登临塔顶。这里的“拟”字表达了诗人的计划或打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座塔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登塔的过程和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